作家gCNPYK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第九回
世事進步人跟進
吾被分配到非金屬化驗室工作,非金屬化驗室只有一位女老師帶吾。
這位女老師有40多歲,叫林馨悅,面目姣好,身材妙曼。她笑起來最動人,不光嘴在笑,彎彎的眉毛在笑,眼睛也在笑,臉上的兩個酒窩跟著笑。
林馨悅她見到吾就說:“小冷,你和我孩子一樣大,我就喜歡你這樣的男孩,眉清目秀,誠實機靈。我會認真教你,你要儘快學會為我解憂。”
吾說:“林老師,我會認真向您學習,爭取早日學會本領,儘快為人民服務。”
林馨悅是從“老航校”的老師直接轉換為化驗員。她身上留有知識分子特有的氣質。
吾在大學生活,接觸的都是知識分子,非常熟悉他們行事作風。吾很快就適應了林馨悅言談舉止和處事方式,相處較和諧。林老師也非常認真地教吾。
吾從林老師口中得知,非金屬化驗室工作是為飛機附件生產中相關非金屬材料進行檢驗。
檢驗按照國家標準和操作規範進行檢測,得到資料以後對比國家規定的標準資料。資料符合國家標準,該材料就可以使用於飛機附件產品,反之材料就要報廢。
吾認識到化驗室工作對飛機附件生產的重要性,決心好好學會各種檢測方法,爭取熟練掌握,早日獨立操作,為祖國建設多出力。吾此刻就是一心想要好好工作,好好練功。
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吾在新環境裡,體會各種撲面而來的新事物,認識各種各樣的人;這方面精力用多了,在武功訓練上就少了些。
吾同師父的推手,互有勝負;同6師兄的散手,勝少負多;同5師兄的散手,沒有勝機。
吾、李國慶與一名叫鄭堯宗的老職工住在同一職工宿舍裡。
鄭堯宗有50多歲,是供應科的老採購。他年輕時做過油漆匠,後來在“老航校”就做採購工作,老家在山東農村,媳婦和兒子也在山東,京城就他一人,每年回去探親。
李國慶在宿舍住了一天就回家住了。吾住進宿舍後,首先,就是將一柄寶劍掛在床頭,作為隨時提醒自己,要時時不忘仗劍走天涯的目標。
鄭堯宗看到就問道:“小冷,你這是什麼嗜好,掛一柄寶劍為了鎮宅?我們山東當地的大戶人家就有掛寶劍鎮宅的。”
吾說:“不是,我從小就有仗劍走四方的理想,所以,我要掛寶劍提醒我不要忘了理想,明天必須堅持練功。”
鄭堯宗說:“小冷,你會武術?”
吾說:“正在學!”
吾說:“我兒子在老家,也練螳螂拳。所以,我也知道一點。”
吾說:“好啊!您就是我的半個老師了,我要隨時隨地向您請教。”
鄭堯宗說:“小冷,不敢當,我回家後,多問問兒子有關螳螂拳的要點,我再告訴你一些螳螂拳的特點。”
吾說:“那就多謝鄭老師父了。”
吾和李國慶剛到化驗室沒有幾天,就趕上林彪釋出了他的第一道命令,全國開展億萬軍民野營大拉練,工廠也動了起來。
寒露季節,落木蕭蕭,一片深秋景象。工廠讓小青工和老青工先參加第一批野營拉練。
一百人左右的隊伍男女老少、老弱病殘都有,他們揹著同樣重量的行李,隊伍走一路會拉成稀稀拉拉一長溜。
吾們的拉練路線是:隊伍步行從工廠出發,經盧溝橋,到FS區大石窩鎮半壁店參觀了大安山煤礦的礦史展,然後向北走門頭溝的東方紅化工廠,京城東方紅煉油廠,首鋼。
拉練隊伍接著進入抗日戰爭時期的游擊區,在偏遠山區只有幾戶人家的小山村,我們聽過老游擊隊員所講的艱苦卓絕地抗日經歷。吾們再經延慶,懷柔,密雲,延密雲水庫邊上從西向北,再向東轉一圈,最後回到工廠。
野營拉練為期15天,每天早上集合才知道當天的行軍路線。吾、李國慶共10個人被分到炊事班,其他人分別來自2連和7連的老青工。
炊事班要提前出發,在拉練隊伍前到達宿營地,用事先運到的米、面、肉、菜,做好拉練隊伍用餐的晚飯。接著再做第二天早餐和帶在路上每人吃的午飯。
吾們每天工作緊緊張張,但因為是初次體驗這種生活,吾、李國慶心情舒暢,一點不感到累。這一路就像體驗風土人情,大家心情愉快地完成野營拉練。
15天拉練結束,吾和炊事班的8個老青工同吃同住同勞動,大家每天24小時在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