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半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我這就到對岸去。”柳茂林走了。
柳星雨對譚靈兒說:“靈兒,我們去做風箏。”
風箏很快做好了,一切如柳星雨所說,得出的山澗寬度有五十多丈。
柳星雨立刻拿紙筆在一塊石頭上畫圖,圖紙畫好了交給譚靈兒說:“你回去叫你叔父譚江水安著我的圖紙去做鐵索。你回來的時候在你叔父那裡先帶上一些工匠來,還要叫你叔叔做好了鐵索立刻把所有的工匠及鐵索帶來。”
譚靈兒拿著圖紙說:“我立刻就回去。”
看著譚靈兒走遠,柳星雨對知縣說:“大人要多派人手砍伐樹木和竹子,還要做粗壯的繩索,越多越好。”
“大人放心,我這就去安排。”知縣走了。
柳星雨對柳茂林說:“爹,我們在兩岸找最適合架橋的位置。”
柳星雨是這樣造鐵索橋的:他先在兩岸各搭一個兩丈多高的高臺,把四根如碗口粗的鐵柱樁釘入地中。鐵樁柱露出地面有一人高,釘入地下有兩人長。然後再把鐵柱下面的土石挖出,挖了有一人深的大坑。再用現代的辦法把石漆,碎石,泥灰攪拌一起,把大坑填滿並高出地面半尺。鐵樁柱頂端用鐵鏈斜拉由大釘釘入地下,再在大釘上用巨石壓住。就這樣把四根鐵樁柱固定住了,兩岸皆是如此。
柳星雨把兩根如手臂粗的鐵索固定在鐵樁柱貼近地面的位置,兩根鐵柱栓一根鐵索。把兩根如手腕粗的鐵索固定在鐵樁柱頂端,這樣四根鐵索就在山澗上拉好了。
柳星雨是這樣把鐵索拉到對岸的:他在兩根粗壯的繩索之間綁上竹段形成繩索浮梯橋,把繩索浮梯在兩岸固定好。柳星雨再用四根粗壯的繩索組成一個繩索皮筋圈,來回拉動繩索把鐵索順著繩索浮梯橋牽引到對岸。如此四次,所有的鐵索都拉到了對岸。
橋面寬可以行一輛馬車。柳星雨在下面兩根鐵索之間先鋪上圓木,圓木兩頭都做出槽,卡在鐵索上,再扎牢,然後再在圓木上鋪平木板形成橋面。
他在兩邊上下鐵索之間用竹子做成護欄。如此整座橋就完工了。
一百多個工人花了兩個多月的時間才造好了橋。
當橋造好的那一天,馬家屯的所有人都從橋上走了過來。
柳星雨和所有的人看著他們走過來都高興的不得了。
譚靈兒在柳星雨身邊更是手舞足蹈,高興得一時忘形,跳起來在柳星雨的臉頰上親了一口。
柳星雨被這突如其來的一下弄懵了,他怔怔地看著譚靈兒。
譚靈兒突然滿臉通紅,“啊!”的一聲雙手掩面而逃。
一個馬家屯的老人忽然轉過身來說:“鄉親們,鄉親們,我們快給恩公們跪下謝恩。”
他這一說,馬家屯所有的人都轉過身向柳星雨他們下跪。
柳星雨,柳茂林,知縣,譚江水趕緊上前攙扶,但也只能攙扶住幾個年長的人,其餘的人都跪在地上磕頭。
只聽那個老人說:“大人啊!你們可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啊!有了這座橋,我們再也不用爬馬背山了。這橋就像是一條天路把我們馬家屯和外面連在了一起。大人啊!這可是天大的恩啊!謝謝大人,謝謝諸位工人師傅們。”
柳星雨說:“鄉親們,都快起來吧!我們所做的沒有什麼了不起的,只是工作而已。”
這時工人們也都上前,把他們都扶了起來。
馬家屯的人都起來了,可是譚江水突然向柳星雨跪了下來,在他身後的幾十個工匠也都跟著跪了下來。
柳星雨被這突如其來的狀況嚇了一跳,趕緊去攙譚江水:“叔父,你這是幹什麼?”
譚江水沒有起來說:“我們代表天下蒼生向你一拜,這座橋造好了,從此天下再也沒有跨不過的江河了!這一年多來,你所教我們的,會讓我們終生受用,你也確確實實如我們的師父一樣,你當得起我們一跪。”
“叔父,你快起來,這可折煞我了。”柳星雨說:“各位師傅都快起來。”
柳茂林也過來,把譚江水扶了起來,工匠們也都站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