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半山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好,好,大人儘管問。只要我知道的,我都告訴你。”
“你先起來,我們找個地方慢慢說。”柳星雨說。
城門口有個茶棚,幾個人就進了茶棚坐到一張桌子邊,柳星雨給莊稼漢也要了碗茶。
柳星雨說:“小哥應該是馬家屯的人吧?”
“小的是馬家屯的人。”莊稼漢有點害怕:“不過小的可從沒偷過,搶過鄉親們的東西。”
“小哥不要怕,我們不問這些。”柳星雨說:“你們馬家屯裡的人是不是都姓馬?一共有多少人?”
“我們馬家屯裡除了一戶姓丁,一戶姓錢,其餘的人都姓馬。一共有一百多人,大人我們屯的人可都是好人啊,我們以前從來不偷,不搶啊。”莊稼漢說。
“那今年為什麼突然又偷又搶?”一旁的知縣突然厲聲責問。
莊稼漢嚇得一哆嗦:“以前山下的村民沒我們的日子好。可這一年不知咋地山下的村民竟都富裕了起來,於是我們屯裡就有人起了偷搶的念頭。但是,大人,我可從來沒想過。”
“大人不要嚇了小哥,還是我來問他。”柳星雨說:“小哥,我看你們從馬背山上,上去下來極其的艱難,還極度的危險,為什麼不出來住呢?”
“因為我們過著衣食無憂的日子呀。”莊稼漢說。
“衣食無憂?”幾人面面相覷。
“大人可能有所不知。”莊稼漢說:“四百年前我們祖上為了躲避戰亂,偶然間發現在馬背山後面有一大片平坦的土地,種上莊稼足夠養活一二百人,於是我們的祖上就在那定居了下來。幾百年來我們的日子過得一直比山下的農民要好,所以我們沒人想著要離開那裡。”
“哦,原來如此。”柳星雨說:“那這麼多年,為什麼不從山澗上搭橋開路出去,只能走馬背山呢?”
“不瞞大人,我們何嘗不想啊!”莊稼漢說:“那個山澗上根本搭不了橋。”
“哦,那小哥能不能帶我們去山澗看看?”柳星雨說。
“當然可以。”
彎月澗就好像在一塊豆腐上切開了一道口子,山澗足有百丈寬,澗下流水非常湍急,水面到岸上有四五丈高,兩邊澗涯刀切斧鑿一般。
莊稼漢指著對岸說:“我們就住在那邊,可要想從這裡出去就好比登天啊!”
柳星雨看了看,搖了搖扇子說:“是有點難度,但也不是不可以造橋。”
“大人真能造橋?”莊稼漢眼裡充滿驚奇,又充滿疑惑:“你會幫我們造橋?”
“嗯。”柳星雨說:“你回去和屯裡人說下。我們幫你們造橋,叫他們配合下,還有從今日起不準再偷搶山下村民的東西了。”
“好,好,我一定會安大人的吩咐去說。”莊稼漢說。
“你先回去吧,我們要研究怎麼造橋。”柳星雨說。
莊稼漢剛走,譚靈兒第一個就忍不住了:“柳星雨這麼寬的山澗怎麼造橋?”
“是啊,大人。”知縣說:“這馬家屯幾百年了都沒能造出橋來,我們能造得出嗎?”
柳茂林說:“雨兒,你要造個什麼樣的橋?”
“鐵索橋。”柳星雨說。
“鐵索橋?”三個人同時問。很顯然他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鐵索橋。
“鐵索橋。”柳星雨說:“是由幾根長長的鐵鏈組成,再在鐵鏈之間鋪上木板的浮橋。”
“這,如何造?”知縣說。
柳星雨說:“首先我們要量出這山澗有多寬。”
“量山澗?怎麼量?”譚靈兒說。
“用繩索量。”柳星雨對著柳茂林說:“爹,你用箭能射到對岸嗎?”
柳茂林說:“我的箭能射到對岸,但是在箭上綁上繩索就不可能了,除非用軍營裡的機弩大弓。我現在派人回去拿。”
“爹,不用了。”柳星雨把扇子立起,看了看風向,風是往對岸刮的:“我們放風箏吧。”
“放風箏?”三個人又是詫異得不得了。
“嗯。”柳星雨對知縣說:“大人,你去做繩索,不要太粗,要足夠長,繩索每隔一丈要做個記號。”
“好,大人,我這就去做。”知縣帶著衙役走了。
柳星雨對柳茂林說:“爹,你到對岸等著風箏掉下來。風箏掉下來你立馬撿起來,不能讓風箏線落到山澗下面的水裡,要慢慢的收拉風箏線,不能讓風箏線斷了。風箏線的末端就是我要知縣做的繩索,你拿到繩索要在對岸繫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