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主動請纓 (第1/3頁)
九尾糊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曹操欲遣使江東,令孫權遣孫氏子弟質朝,以顯臣服之誠。
初,曹操擬遣名士蔣幹為使,不期侍者疾步入帳,稟報曰:“公子丕,忽至軍中,求見司空。”
曹操聞言,手中書簡微顫,神色瞬息萬變,終而恢復如常,淡然令侍者引曹丕入營。
曹丕既入帳內,行大禮畢,曹操凝視之,緩緩問道:“吾兒不在府中研讀經史,何故至此?”
曹丕從容對答說道:“兒聞父欲遣使江東,特來請纓,願代大人之任,親赴江東,呈書於討虜將軍孫權之手。”
曹操聞言,眉宇間閃過一絲訝異,旋即問道:“出使江東,非卿大夫之職,汝身為吾長子,何欲屈尊降貴,行此微末之事?”
曹丕微微欠身,目光中閃爍著好奇與決意,向曹操進言曰:“江東孫權,雖年歲未及弱冠,但已能肩承父兄之偉業,穩坐江東六郡,其威名遠播,四方震動。”
“兒與之年歲相仿,心甚嚮往,頗欲親往一見,以窺其才情膽略之深淺。大人以為此行可乎?”
曹丕神色堅定,繼續說道,“兒雖愚鈍,亦知家國天下,匹夫有責。況江東孫權,雄踞一方,非易與之輩。丕欲藉此行,探其虛實,為將來圖謀江東,略備方略。”
曹操聞言,目光如電,審視曹丕良久,似欲洞察其心。
帳內氣氛凝重,唯聞父子二人呼吸之聲。
曹丕挺立如松,心潮暗湧,然面上卻無絲毫波瀾,靜待父命。
曹操輕撫長髯,沉吟片刻,終長嘆一聲,曰:“吾兒有凌雲之志,吾心甚慰。”
宛城之戰後,曹丕獨遁之事,深令曹操心灰意冷,是以軍旅之事,曹操絕口不提,心存芥蒂。
但今日觀曹丕,立功之心昭然若揭,曹操亦不免心生憐愛,念及骨肉之情,自當予其機會。
畢竟,此乃血脈相連之子嗣,豈可輕易棄之不顧?
見曹操還在遲疑,曹丕心如刀絞,雙膝不由自主跪地,叩首拜曰:“兒知父親關愛之心,昔日宛城之失,乃兒之大過。但丕已非昔日之孩童,願以血肉之軀報效大人,願以餘生彌補過錯,不負父親養育之恩。”
曹操心中五味雜陳,面上卻露出一絲欣慰之色,親手扶起曹丕,言道:“汝既有此志,吾豈能阻之?”
“既如此,此行江東,便由汝代吾前往。但切記,江東之地,人才濟濟,汝當謹慎行事,勿墮吾家威名。”
曹丕聞言,起身離席,跪拜於地,聲音堅定:“父親放心,兒定當竭盡所能,不負所托。此行吳郡,兒定當洞察時局,以誠待人,共謀和平共處之道。”
帳外朔風凜冽,寒氣侵骨;
而帳內則溫煦如春日,暖意融融。
曹操巍然屹立於高席之上,手執一樽晶瑩剔透之酒,其色澤宛若琥珀,於燈火闌珊處更顯尊貴非凡。
他緩緩啟唇,為即將遠行的長子曹丕踐行,目光如炬,深邃莫測:“吾兒此行,使命重大,可需謀士數人,隨侍左右,以策萬全?”
曹丕聞父言,神色愈堅,拱手對曰:“大人過慮矣!”
“兒此行旨在傳遞誠意,共圖兩地和平之局,非刀兵相見之途。故兒以為,謀士之智雖不可小覷,然此行關鍵,在於心交而非智勝。”
“丕願以赤子之心,輔以自身智勇,應變途中萬端,必不辱大人之命。”
酒香四溢,樂聲悠揚,一派莊重而又不失溫馨之景。
曹操微頷首,復言:“吾兒所論甚是,然世事如棋局局新,多一智士,即多一重保障。吾欲遣荀攸、程昱等良謀,伴你同行,以備不虞。”
曹丕再拜,婉拒曰:“公達、仲德等公,正助父親大人平定河北,功在社稷。丕出使吳郡,實無需如此多謀士相隨。兒自信能妥善處理,請大人放心。”
曹操聞之,面露讚許之色,遂大笑說道:“善!既如此,便遣蔣幹一人,為你副手,共赴江東。汝可先歸,與之會合,而後即刻啟程。”
言罷,曹操目光中滿含期許,復又叮囑道:“蔣幹在許都,已備妥一切,汝可安心。路上須謹慎行事,勿使行蹤洩露,以防不測之變。”
於是,曹丕再次起身,莊重地跪拜於地,叩首謝恩,聲音鏗鏘有力:“父親教誨,兒銘記於心。此行吳郡,兒定當謹言慎行,不負所托,以功成歸來!”
曹丕在眾將的目送下,緩緩整理行裝,每一件衣物、每一份文書都仔細核對無誤。
他深知此行是自己爭取到的為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