畫凌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是朱熹贏?
“人性本無善惡。”
豈料趙官家如此說了一句。
朱熹道:“既然無善惡,那我們剛才討論的善與惡,豈不是也不存在了?”
“存在。”
“小民愚鈍。”
趙官家道:“如果一個人經常幫助鄰居,這是不是善?”
“是。”
趙官家又道:“如果某一天,這個人與鄰居爭吵,殺了鄰居,這是不是惡?”
朱熹回答道:“這是惡。”
“但他以前幫過鄰居,他可能是一時失手殺的鄰居,這能算惡嗎?”
“算!”
“為什麼?”
“如果這不算惡,那麼其他人都可以以不小心的名義隨處去殺人。”
趙寧又道:“但他可能確實是不小心殺的,他之前做了許多善事。”
朱熹沉思片刻,才說道:“陛下之意是人性本無善惡之分,但人之行卻有善惡之別?”
“就是這個意思。”
“那善行與惡行又從何而來?”朱熹刨根問底。
這也是諸位大臣的疑惑。
善行和惡行都是人幹出來的,它們是真實存在的,並且是所有人達成共識的,那它們肯定來源於人才對啊!
就這個問題,官員們竊竊私語地討論起來。
其實趙寧知道這個結論下的有些武斷,因為根據21世紀的科學來推斷,有極少一部分人的犯罪是有基因傾向的。
不過那只是極少一部分特殊的存在,趙寧現在討論的是普遍性的,他不打算就此與這些古代人深入討論特殊人群犯罪,因為那牽涉到生物學和基因學,不可能跟他們解釋清楚。
趙寧說道:“人為什麼殺人?”
“可能因為貪婪殺人,可能因為憤怒而殺人,可能因為美色而殺人。”朱熹說道,“難道貪婪、憤怒、慾望,都不是人性的惡?”
“你都說了,可能因為貪婪而殺人,但是否存在有人想要據為己有,但剋制住了的情況?”趙寧又問道,“如果是這種情況,那這個人的人性是惡,還是善呢?”
這次終於把朱熹給幹沉默了。
趙寧繼續說道:“人性本無善惡之分,但有優點和弱點之別,善與惡是天下人的共識,它是人的特質所決定的,假設有一天人不能被殺死,只會老死,那殺人這個惡行,就不存在了。”
“如果有一天,人不能被殺死,只會老死,那殺人這個惡行就不存在了?”朱熹喃喃起來,他開始思考,似乎從趙官家這話裡一下子想到了很多。
善行與惡行之所以能被所有人達成共識,是因為人的性質所決定的。
趨利避害,才是人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