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文學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然很欣賞,為什麼呢?因為前三位同學的志向都是有條件的,要看別人給不給你機會。你的志向如果是做官,不管內政、外交、軍事,別人不給你機會,就實現不了。你每天都在等著別人給你機會,但是等不到怎麼辦?這一生就放棄了嗎?所以在社會上發展的志向,是有求於人的,所謂“有所求,必有所待”,而“遭時不遇,有志未伸”的情形比比皆是。但曾點不一樣,他的志向是配合天時、地利、人和,隨遇而安,自得其樂。第一“天時”,春天快結束了,這時你就做春天快結束時能做的事情,譬如春遊,不要去想夏天干什麼,秋天多麼好,冬天又如何,把握現在這一刻就行了。第二“地利”,魯國曲阜附近有一條河叫沂水,你住在附近,就地取材到沂水邊洗洗澡,吹吹風,就很快樂了;不能說一定要遊長江、遊黃河才快樂。河邊還有舞雩臺,就是古代求雨的臺子,也算是個景點,你登上去玩耍一下也很好嘛。第三“人和”,大人五六個,小孩子六七個,有幾個算幾個,不是一定非有五十個人,你才出門。所以曾點短短一句話兼顧了“天時、地利、人和”,任何時候都可以自得其樂。這種志向其實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生命情調,是就人的生命而論,而不是將人視為一種工具、手段來使用。一個人活在世上短短數十年,所有能追求得到的東西都可能失去,因為那是由外而來的,唯一不能從你手中奪走的東西,是由內而發的。也就是說,人活在世界上,求人不如求己,你不能選擇時代,不能選擇社會,只有隨遇而安,自得其樂,設法就天時、地利、人和找到自己能做的事情去做。你不需要別人給你機會,你自己就可以創造機會。這叫做“無志於外,有志於內;無志於用,有志於體”,看上去似乎是以無志為志,其實卻可以因時因地而制宜,在平凡的生活中品味生命的美感,人生亦因此立於不敗之地。所以孔子才會嘆一口氣,說:“我同意曾點的主張啊!”
由此可知,孔子雖有“淑世精神”,到處周遊列國,奔走呼號,希望天下能走向正途。但是他也很清楚,想在世間成就任何一番功業,都須依賴主觀及客觀條件的配合,不是光靠努力就可以達成的。孔子重視人的道德修養,是毋庸置疑的。不過,人生除了道德之外,還有知識、審美、宗教等各方面領域。人除了求善,還有求真與求美的天性。即使一無所求,人也可以培養自在和樂的生活情調。孔子絕非狹隘的道德主義者,他對於充滿審美情調的生活是很嚮往的,希望能跟曾點一樣過著悠閒愉快的生活,每天都充滿著一種豐富的美感,與大自然的韻律相摩相蕩,自得其樂,任意逍遙,沒有煩惱憂愁。不過,這種類似道家隱士的生活,孔子雖然內心渴望,但他畢竟還是儒家,生逢無道的亂世,百姓顛沛流離,知識分子應秉承入世濟世的使命和責任,如何忍心只追求個人幸福而棄天下蒼生於不顧呢?所以,對此志向,孔子雖深有同感,也只能讚歎罷了。
電子書 分享網站
3。困惑來自何處
很久以前,我認識一位外國朋友。他看起來蠻年輕的,我問他,你今年幾歲啊?他說,而立之年。我一聽,嚇一跳。早知道他說話這麼文雅,就該問他“貴庚幾何”?我們都知道,而立之年來自孔子的“三十而立”,不惑之年來自“四十而不惑”。但有很多朋友告訴我,四十不是不惑,而是大惑啊。一個人到了四十歲,才發現人生的困惑真的非常多。為什麼呢?因為年輕的時候我們照著父母的安排、老師的教導,受教育、幹工作,到了四十歲成家立業已經完畢,自己要面對人生的各種狀況時,困惑反而出現了。孔子有沒有困惑呢?當然有,不然他不會說“四十而不惑”,但是《論語》裡談論困惑的題材很少,只有兩次。一次是孔子的學生子張請教老師如何提升德行與分辨困惑。
子曰:“主忠信,徙義,崇德也。愛之慾其生,惡之慾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論語·顏淵》)
孔子說:“以忠誠信實為原則,認真實踐該做的事,這樣就能增進德行。喜愛一個人,希望他活久一些;厭惡他時,又希望他早些死去;既要他生,又要他死,這樣就是迷惑。”
我們聽到這句話會覺得驚訝,因為談的好像是感情方面的問題嘛。感情上有時候愛恨交加,對一個人又愛又恨,一下希望他活得久一點,一下又想他趕快死了算了。這種情緒孔子認為就是困惑。由此可見,困惑首先來自於情緒的一種不當反應。人的情緒很容易因為個人主觀和外在客觀上有落差,就產生各種猜測、懷疑,變成情緒上的喜怒哀樂,從而造成困惑。一個人想做到不惑,首先要設法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