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意孤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點軍校培養出一千多名董事長,兩千多名副董事長,五千多名總經理和董事。可以說,其他任何商校也沒有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這就是西點學校運用了“沒有任何藉口”這一行為準則,它既是西點軍校的一種傳統的觀念,也是一項強制你想辦法去完成任務的一種紀律。
讓世人驚訝的是,可口可樂、通用公司、杜邦化工的總裁,均出身於西點。大批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在企業界同樣獲得了非凡的成就。
美國商業年鑑的資料裡顯示,二戰後,在世界500強裡,西點軍校培養出來的董事長有一千多名,副董事長有兩千多名,總經理、董事有五千多名。
幾十年前,美國前總統羅斯福就指出:“在整整一個世紀裡,我們國家其他任何學校都沒有像西點這樣,在我們民族最偉大公民的光榮史冊上寫下如此眾多的名字。”
可以說,任何商學院都沒有培養出這麼多優秀的經營管理人才。為什麼如此眾多的精英來自西點?
其實,全部的秘密就在於“沒有任何藉口”,正是秉持這一重要行為準則,西點學子在任何一個團體裡都表現出良好的團隊精神和合作能力,他們具有強烈的責任心、榮譽感和紀律意識,自信、誠實、主動、敬業,從而成為可以信賴和承擔重任的人。
正如《哈佛商業評論》所說:“西點軍校對學生的要求:準時、守紀、嚴格、正直、堅毅,在工商管理學專家看來,正是21世紀企業管理所必備的。”
也正因為如此,“沒有任何藉口”才能成為老粗的行為理念和價值觀,被眾多老粗奉為圭臬。
→虹→橋→書→吧→BOOK。
第37節:做事不怕失敗,永不低頭
做事不怕失敗,永不低頭
面對失敗,有人說:“放棄也是一種美麗。”也許,那是正確的。因為在他們的眼裡放棄意味著適時的停歇,給自己一個喘息的機會。可是,老粗會說:“決不輕言放棄,那也是一種美麗。”這種美麗充其量只是一種淒冷的美,不會有春天的動人、夏天的火熱、秋天的迷人和冬天的豪爽。畢竟,放棄不是老粗追求的目的。在風雨的歷程中,老粗追求完美,追求成功。即使達不到這個目標,至少我們可以自豪的說:“我努力過了,付出過了。”但要說“放棄”,老粗難以啟齒!
西漢時張騫就是這樣的一個老粗。
永遠不屈服於失敗的態度使張騫創造了一個屬於世界的奇蹟,開創了舉世聞名的“絲綢之路”。
張騫是漢武帝時期的人。公元前139年,他受命率人前往西域,尋找並聯絡曾被匈奴趕跑的大月氏,合力進擊匈奴。
張騫一行從長安起程,經隴西向西行進。一路上日曬雨淋,風吹雪打,環境險惡,困難重重。但他信心堅定,不顧艱辛,冒險西行。當他們來到河西走廊一帶後,就被佔據此地的匈奴騎兵發現。張騫和隨從一百多人全部被俘。
匈奴單于知道了張騫西行的目的之後,自然不會輕易放過。把他們分散開去放羊牧馬,並由匈奴人嚴加管制。
整整過了十一個春秋,匈奴的看管才放鬆了。張騫乘機和他的貼身隨從甘父一起逃走,離開匈奴地盤,繼續向西行進。
這樣,一直奔波了好多天,終於越過沙漠戈壁,翻過冰凍雪封的蔥嶺(今帕米爾高原),來到了大宛國(今費爾干納)。大宛王聽說漢朝使者來到時,喜出望外,在國都熱情地接見了張騫。張騫未能完成與大月氏結盟夾擊匈奴的使命,但卻獲得了大量有關西域各國的人文地理知識。
張騫在東歸返回的途中,再次被匈奴抓獲,後又設計逃出,終於歷盡千辛萬苦,於13年後回到長安。
如此漫長的歲月,張騫堅持了下來,靠的是他身上的那股勁,一種永遠都不會和失敗妥協的老粗性格。
公元前119年,漢王朝為了進一步聯絡烏孫,斷“匈奴右臂”,便派張騫再次出使西域。這次,張騫帶了三百多人,順利地到達了烏孫。並派副使訪問了康居、大宛、大月氏、大夏、安息(今伊朗)、身毒(今印度)等國家。但由於烏孫內亂,也未能實現結盟的目的。漢武帝派名將霍去病帶重兵攻擊匈奴,消滅了盤踞河西走廊和漠北的匈奴,建立了河西四郡和兩關,開通了絲綢之路。並獲取了匈奴的“祭天金人”,帶回長安。
張騫不畏艱險,兩次出使西域,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歐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可稱之為中國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