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看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生活方式”變成了先進的標誌。
然而,“黃金二十年代”卻被紐約交易所的“黑色星期五”所打斷。在1929年這個10月25日,戲劇性的股市爆跌,導致了第一次世界經濟危機。美國銀行要求它們的歐洲債權人立即償還貸款和利息。透過戰爭負債最多的德國,遭到了最沉重的打擊。於是發生了貨幣緊缺,工業生產停頓,企業破產,失業激增,與此同時,極端黨派的信徒也隨之增加,並拒絕“魏瑪共和國”— 根據憲法制定的城市而命名 — 的議會民主制度。 儘管如此,由德國社會民主黨和其他資產階級政黨組成的聯合政府,仍然佔有足夠的多數,可以在這種形勢下對必要的經濟措施透過決議。但他們卻以今天看來難以置信的輕率把多數扔掉:只是因為對失業保險的資金問題沒有取得一致意見,最後一個由議會產生的合法的魏瑪共和國政府竟然宣佈辭職。帝國國會沒有能力再組成新的政府。在這種危機時刻,根據憲法的規定,帝國總統就成了德國政治中的關鍵人物。自1925年以來就擔任總統的這位世界大戰時期的老將軍保羅·馮·興登堡,卻不是一個民主派,而且擔任總統也不適合。他聽從了兒子和一些老戰友的慫恿,為德國做出了後果嚴重的決定。他不斷任命“總統臨時內閣”。這樣一來,法律不再由議會制定,而是由“臨時內閣”提出,由總統頒佈“暫行法令”。於是,對民主制度極其重要的三權分立的體制,實際被取消。從形式上看,這一做法似乎並不違反憲法的規定,但那只是緊急狀態時應該採取的臨時措施。由於這種做法自1930年就變成了正常現象,因而,魏瑪共和國實際上在希特勒“奪取政權”之前就已經名存實亡。
阿道夫·希特勒和他的黨,很久就在德國政治中起著作用;他的飛黃騰達是從世界經濟危機時開始的。他提出的口號十分明瞭,敵人的圖象十分清晰,這很容易在這個不滿和不安全的時代受到人們的歡迎。“猶太人和共產黨是一切的罪魁禍首!”— 誰要是贊成這個口號,誰也就會投希特勒黨的票。1932年7月31日的選舉中,它獲得了37。3%的選票,成了帝國國會中第一大黨。
世界大戰將軍興登堡本人是反對希特勒的:“你們難道會以為,我的先生們,我會任命那個奧地利的上等兵為帝國總理嗎!”這是他於1933年1月27日對他的顧問說的話。但那些顧問卻勸說他,不能把議會最大政黨的領袖排除在政府之外。而且,一些保守黨人士,特別是工業界的代表卻支援希特勒,他們認為,他們可以“馴服”希特勒,併為他們所用。老總統的親信弗朗茨·馮·巴本說:“兩個月後,希特勒就會被擠到牆角去,他會被擠碎的。”這是世界歷史中的一個後果最嚴重的錯誤判斷。
德國變成了一個元首國家
阿道夫·希特勒是世界歷史上可怕的人物。他的興起,如果回想起來,簡直就無法理解。希特勒既沒有上完中學,也沒有從事過一個正當的職業;青年時代他靠做臨時工為生,住在維也納的男子收容所中。第一次世界大戰剛剛開始,25歲的他,就志願參加了軍隊,希望最好能當一輩子的大兵。在軍隊中,他感到安全,在那裡他知道應該做什麼和不應該做什麼。命令和服從的原則使他著了迷。
戰爭失敗以後,和很多有失落感和不滿情緒的人一樣,他參加了一個當時新成立的黨派。因為他很會講話,所以一個月之後就被選進“德意志工人黨”的理事會,擔任“宣傳部長”。他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黨的名稱改為“德國國家社會主義工人黨”(簡稱國社黨或納粹)。黨的標誌是倒鉤十字。只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希特勒上升為黨內最強有力的人物;1921年7月當選為黨的主席,具有幾乎無限的權力。按照義大利法西斯的榜樣,他組建了準軍事組織的“衝鋒隊”(SA),身穿褐色制服,旨在威懾一切納粹黨的敵人。
墨索里尼成功地“進軍羅馬”之後,希特勒也想模仿這個榜樣:他召集他的“褐衫隊”於1923年11月9日前往慕尼黑“進軍統帥大廳”。他想和義大利“元首”一樣推翻政府。他和前將軍魯登道夫一起率領隊伍前進,但警察卻阻止了他們前進,並逮捕了暴動者。在後來進行的審判中,魯登道夫被釋放,希特勒被判五年監禁 — 但他在監牢裡只呆了九個月。這個時期,他寫了《我的奮鬥》一書,毫不掩飾地表明瞭自己的思想和目標。其中很大一部分和義大利法西斯一致。不同的是,希特勒還加進了他為之狂熱的種族學說,以及基於這種學說形成的對猶太人的仇恨。他在論述中極至地把猶太人說成是“劣等種族”,必須予以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