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再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朱新禮說。
“害怕被收購的心理,中國在今天走向世界的時候不應該再有了。”秦鵬說。“民族經濟主義沒有對不對,我們不評論對不對。在世界越來越小的情況下,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最重要的是,能不能找到合作伙伴共同創造價值。”
“在中國發展了20年後,我們還能說達能是個外國公司嗎?”範易謀問道。
軍火商利樂(1)
到過蒙牛和伊利公司的人,都會發現,這裡會有一個名叫“利樂辦公室”的特殊機構。很明顯的意味是,利樂,這家瑞典的跨國公司,已經越來越和中國的乳品企業成為共生體。
當年蒙牛初創,沒有奶源,沒有廠房,沒有市場,可以說是一無所有,在全國乳製品企業中的排名是第1116位。牛根生有的只是多年來在市場經營中積累下來的人脈和經驗。那時候,一臺液態奶裝置要2500萬元,這是一個太奢侈的數字。當時,急於在中國推廣“利樂枕”(那時候,國內牛奶包裝主要採用“利樂磚”和“巴氏奶”),中國利樂和牛根生做了一筆風險交易,在看好蒙牛團隊的情況下,利樂採取了變通策略,先在北京找了一家租賃公司,然後由這家租賃公司以第三方的身份,把裝置轉租給蒙牛。如果蒙牛將來不出問題,那就一直租下去;如果萬一出了問題,就撤回裝置。當時,利樂雖然願意免費向工廠提供生產裝置,但很多大企業都不願冒險,因為他們拿捏不準利樂枕究竟有沒有市場。惟有沒錢買生產線的牛根生大膽一試,不料想竟獲很大成功。2000年2月21日,蒙牛液態奶生產線正式投產,據蒙牛初創不過一年多的時間。
利樂把蒙牛帶上常溫奶的拓展市場之路,並且一發不可收拾。到2001年底,蒙牛銷售收入已突破7�24億元,成為國內第四*製品企業。
蒙牛的利樂枕產品與其他廠家並無二致,但他們只用了兩個小小的改裝就讓這個產品橫掃市場:一個是整箱銷售;並將包裝箱上裝了一個可以拎的提手。第二是宣傳蒙牛產品是來自大草原的天然和美味。
中國乳業的突飛猛進是從21世紀初蒙牛的“火箭速度”開始的。客觀上,利樂被看成了助推者。因為中國乳業消費的最大障礙在於,始終無法解決長途運輸的冷鏈問題。利樂的無菌紙包裝則無需冷鏈儲存,助推了蒙牛、伊利“衝出內蒙古,走向全中國”。
利樂是個容易被忽視的跨國公司,雖然它與愛立信、宜家來自同一國度,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液態食品加工與包裝公司總是隱藏在飲品公司的身後。瑞典雖然森林資源豐富,卻依然“惜林如金”。50年前,利樂在紙盒包裝奶的無菌技術上取得革命性的突破,使牛奶的保質期延長到6個月的時間。在取得專利保護後,利樂開始了全球化的經營。他們在全球建立了100個生產企業,在136個國家銷售,每年生產100億包。利樂包裝被認為是最受環保主義者青睞的產品,用它來包裝的牛奶、果汁、飲料,無需冷藏,在常溫下可保鮮六個月,節約了大量因冷藏而耗費的能源。同時,這種紙包裝回收後還可做成“彩樂板”,製作傢俱、地板、玩具、音響裝置等。由於是名副其實的“綠色包裝”,因此利樂很快被推廣到整個歐洲。
在中國,它隨著蒙牛、伊利的崛起已經深入鄉村,現在他們與大多數國內乳品企業都簽訂了合作協議,並在中國市場推出利樂枕、利樂磚等外包裝。
在中國乳業內,已經沒人把利樂當做一個單純的包材商,利樂也從沒把自己定位於產業鏈“材料提供者”這一環節上,利樂進入中國30年來滲透進了乳業產業鏈的每一環。
利樂1979年進入中國市場,蟄伏了近十年才開始發力。上世紀80年代初,中國乳業消費和乳業工業都未起步,利樂帶到中國的灌裝機無人問津,因為整個中國乳業還不知道灌裝機為何物。利樂的專利——無菌紙包裝更是無用武之地。
軍火商利樂(2)
利樂的戰略是,做培訓,我許你技術,你予我市場。利樂聯合中國兩大行業協會——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中國奶業協會舉辦乳品企業高管培訓班,詳解灌裝裝置與其他相關技術。這類培訓持續了十幾年。日後,這些高管們基本都成了中國許多重要乳企的一把手或者技術主管。
利樂每年的全球重點客戶聯誼活動總是花樣翻新,讓人驚喜不斷。王佳芬在她的自傳中就提到,利樂包下的豪華遊輪會徜徉在地中海上,船上會有英國的大學教授來講授古羅馬帝國的“澡堂決策”國家管理學,在古羅馬競技場觀看非洲舞蹈,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