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部分 (第2/4頁)
水王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預備會議上,他仍然強調如何看待毛澤東的錯誤問題。他嚴肅地說:“在前一段時間裡,對毛澤東同志有些問題的議論講得太重了,應該改過來。這樣比較合乎實際,對我們整個國家、整個黨的形象也比較有利。”“這樣站得住腳,益處大。對毛澤東同志的評價,原來講實事求是,以後加一個恰如其分。”
接著鄧小平還就《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的起草和定稿發表了看法。他說:“我們原來設想,這個決議要高舉毛澤東思想的偉大旗幟,實事求是地、恰如其分地評價‘文化大革命’,評價毛澤東同志的功過是非,使這個決議起到像1945年那次歷史決議所起的作用,就是總結經驗,統一思想,團結一致向前看。我想,現在這個稿子能夠實現這樣的要求。”
1981年6月29日,出席中共十一屆六中全會的195名中央委員、114名候補中央委員以及列席會議的53人,作為歷史的見證人,見證了這個“寫作長達一年,中間經過4000人討論,以後是幾十人的討論,政治局擴大會的討論和六中全會預備會議的討論等四輪討論”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最後透過的情景。
我想,4年之後,當鄧小平在會見義大利共產黨總書記亞歷山德羅·納塔的時候,他之所以高興地說他同法拉奇談了七八個小時,給他出了許多難回答的題目,並深有感慨地說他“總算透過了考試”,與《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正式透過並公佈於世是血脈相連的。
如今,這場特殊的“考試”早就結束並已經成為歷史。為了中國的未來,鄧小平在這場其實是自己給自己設定的考試中,到底能得多少分已經顯得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鄧小平以他清醒的睿智、巨大的政治和理論勇氣給現代中國和世界贏得了穩定、發展、和平與進步。
鄧小平以他超群的政治智慧和人格魅力給歷史和人民交出了滿意的答卷。
一對一,面對面
———鄧小平和華萊士
和法拉奇一樣,華萊士也不失為世界一流的新聞記者。他出生於波士頓一個俄國猶太移民家庭,從大學二年級就開始從事新聞事業,曾先後在美國密執安大學廣播中心和底特律廣播電臺就職。1968年起他擔任哥倫比亞廣播公司“六十分鐘”節目記者,從此在美國家喻戶曉。他的名氣不僅僅因為他主持節目,還因為他有輝煌的採訪業績。他曾採訪過“水門事件”、越南戰爭和中東戰爭,單獨採訪過的國際風雲人物就有十多個,如:約翰遜、尼克松、里根、霍梅尼、薩達特、貝京、巴列維國王等等。
1986年,他又把鏡頭對準了中國的鄧小平。這不僅因為鄧小平有著傳奇般的政治生涯,而且是推進中國現階段改革的主要人物,由他倡導、推行的改革開放政策在短短的幾年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引起了世界的矚目。
□鄧小平說,接受華萊士的採訪是“想借這個機會同美國人民見見面,使美國人民更好地瞭解他,瞭解中國”。因此搞新聞的華萊士自己成了新聞。
1986年,對鄧小平來說,的確是不平凡的一年。
這年1月份,美國的著名雜誌《時代》週刊把鄧小平評選為“1985年度的新聞人物”。每年經該刊編輯們的評選,將這一榮譽授予他們認為對世界事務發揮最大影響———不管是好是壞———的個人。這份美國保守黨的雜誌在發刊詞中是這麼評說鄧小平的:這個使一塊大陸運動起來的老人並沒有“資產階級的內在魅力”。把鄧小平譽為“對世界大事的程序產生了最深遠影響的人”。這是這位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10億多人的81歲的領導人第二次當選該雜誌新聞人物,他在1978年得過這個稱號。
《時代》週刊發言人希賴恩·布朗說,該雜誌考慮的其他提名人有蘇聯領導人戈爾巴喬夫、被監禁的反種族主義活動家納爾遜·曼德拉、搖擺舞籌款者鮑勃·丟爾多夫及“恐怖分子”。鄧小平成了該雜誌每年評選的第59位新聞人物。該雜誌宣佈:“(鄧小平)今天當選是因為他在中國實行了10億人生產力的全面經濟改革。”該雜誌說,鄧小平在經濟改革中允許中國農民愛種什麼就種什麼或從事程度有限自由企業活動。它說:“如果行之有效,世界將會面貌一新。”《時代》週刊還說:“(鄧小平)在比世界其他領導人更大的程度上大大改變了本國人民的日常生活。”
而世界其他輿論也認為:《時代》週刊的同事們的說法是有道理的,凡到當地看過中國目前巨大變革的人都知道,中國是在這樣一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