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博買務-重稅-貪腐 (第3/3頁)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變差,李世民的面色也有點難看。
畢竟,租庸調難以繼續,意味著什麼?意味著他們大唐視為基礎的均田制也已經失去效力,不再正常。租庸調是建立在給人丁分田的均田制上才能執行的。
財政垮了,但垮的不止有財政,還有府兵制。
李世民閉了閉眼,心生悲意:“怪不得會出現全方位的藩鎮割據,還有其後國都陷落、天子出逃……”均田制垮了,府兵制又怎會正常執行?軍隊出現問題了,財政也出現問題,那地方生變是遲早的事情。
群臣沉默不語。他們也看出來了,就算不擅長這方面的經過旁人解釋也都反應過來。
但大家都清楚,均田制為何會出現問題,可關鍵在於使均田制出現問題的原因他們難以解決。
【而宋朝官員在蜀地的貪腐作亂之風可為盛行。】
【趙光義曾經多次派人去蜀地清查官吏,先後懲治的官員有百餘人,而其中有一個官員則被認為是清白強幹之人,被當做了標杆榜樣來宣傳,這個人就是彭山縣令齊振元,往上舉薦他廉潔奉公的是張樞。】
【但實際上,齊振元可不是一個忠勤正直之人,“收賕得金,多寄民家”,他也是一條貪腐大鱷。】
【朝廷對他的廣泛宣揚也進一步加劇了蜀地民眾的不滿之情。】
【另外,除了苛捐雜稅、博買務外,蜀地的官員們還有一條致富發財之路。】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再次支稜起來:“齊振元?張樞?”他記得這兩個人,畢竟一個是他時常派去監察蜀地官員的人,一個是被他當做正面例子廣泛宣傳的人。
他頓時憤怒不已,這種情況,何止是引發了蜀地民眾的不滿之情,更重要的是簡直是把他當成了傻子來耍!
張樞到底是和齊振元沆瀣一氣、還是眼光不行識人不明先不提,就說這齊振元,朕將他樹為標榜、多有誇讚的時候,他是不是在心中暗暗嘲笑朕被他玩弄於股掌之間?是不是覺得朕像個傻子一樣?
必須給朕死!
於是他匆匆下令:“傳朕旨意,彭山縣令齊振元,刻削為功,以權謀私,不以惠和為政,不尊上意,今罷免其官,就地斬首,以平民憤。至於張樞,先押回京城。”
群臣心知此時趙光義正憤怒無比,倒也無人對此提出異議。
宋朝,開寶元年。
趙匡胤復又坐下,細細思索。
雖然蜀地百姓起義的時間是趙光義時期,博買務也是趙光義設立,但許多源頭在他這個太祖時期就已經出現,苛捐雜稅、官吏貪贓,已經形成了一套體系,再加上蜀地本身的土地問題……
看來,他也得加緊對地方的監察了。
不過,除了賦稅和上面的內容,還能有什麼“致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