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科舉錄取 (第2/3頁)
今天有貓了嗎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適嗎……
王安石則是內心平靜,目光堅定,他一定要把變法推行下去!
【說完了趙光義關於軍事民生方面的事情後,我們來看一看他在文治方面的一系列舉措。】
【首先確實要宣告一點:趙光義雖然在軍事方面屢次失敗,國內也有王小波李順這樣的起義,還造成了嚴重的重文輕武問題。
但在文治方面,趙光義也當得一句“文治天下”,從他這裡徹底完善了科舉制度,奠定了宋朝文官統治的基礎。】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自覺受到了神蹟的褒揚,得到了上天的肯定——他的文德治世被蓋棺定論了!
沒錯,他完善了科舉制度,也是他大力推崇科舉、擴大科舉錄取人數,又讓透過科舉計程車子們能夠快速做官,這才打壓下去那些唐末五代以來武將驕橫無比的歪風邪氣!
大宋的文官統治,是從他這裡打下基礎。
趙光義心情愉悅,低聲自語:“大哥啊,你沒能做到的事情,還是我做到了。大宋的興盛綿延,也是要從我的文官制度開始。”
嗯,至於前面的那堆形容,都當沒看見就行了,反正都已經發生了,也沒辦法改變。
殿內的眾多大臣們也都喜氣洋洋,畢竟此時已經是淳化四年,時下立於大殿之內的官員們,不少都是趙光義大興科舉的受益者。
就算還有對“文官統治”心有不滿之人,也難以與大勢潮流相抗衡。
唐朝,貞觀三年。
頗有種想什麼就來什麼的感覺。
先前唐朝眾人就對後世朝代的科舉制頗感興趣,此時就來了個趙光義完善科舉制的內容。
李世民和貞觀群臣們不由坐直了身體,越加認真起來。
【太平興國二年,趙光義第一次開科,就是“龍飛榜”,共取進士一百零九人,諸科二百零七人,特奏名一百九十一人。】(1)
【太平興國八年開始,及第進士賜宴瓊林苑成為一種定製,隨後不斷發展。】
【雍熙二年首次實行試官親戚別試制度,即另設考場,另派考官,這一回避法後來也得到了推廣。
同時,進士唱名賜第制度從這一科開始,也就是所謂的東華門唱名。日後韓琦對狄青的那句“東華門外以狀元唱出者乃好兒!”也是由此而來。】
【端拱元年的貢舉確立了貢院制度。
大致內容如下:省試前,由御史臺派一名官員監門,在都堂簾外設立桌案,唱名給每個應試士子印試紙。(2)
閱卷合格,錄進士試卷供皇帝審閱,諸科則只錄姓名。皇帝御定以後,先各書姓名分散報捷,次日再放榜唱名。
士子向皇帝謝恩以後赴國子監謁見孔子像,接著在瓊林苑舉行兩天聞喜宴,首日宴進士,次日宴諸科,都算是皇帝賜宴。
宴罷及第者題名刻石於貢院,再由狀元牽頭,召集同科舉人擇日聚會,稱為期集,列敘姓名、鄉貫、三代,敘同年關係。
最後登科之人赴吏部試判三道,稱為關試,作為吏部選官時的參考。】
【而淳化三年,趙光義最後一次開科,也創新了兩個制度。
一是對主考官實行鎖院制度,即考官在奉詔知貢舉時當場就入貢院,與外界隔絕往來,使其不能預先接受請託賄賂。
二是殿試時首次實行糊名考校法,即把舉子的姓名籍貫糊去,防止徇私舞弊,這一制度後來也推廣到科舉制的各種考試中。】
宋朝,淳化四年。
趙光義讚許地點頭,放鬆身體,坐了下去。這都是他的功績啊!先前的科舉,林林總總的,都頗為雜亂,都是他一力主導才形成了種種制度。況且,自隋文帝開始科舉以來,錄取的人數實在是少,導致科舉不過是名頭好聽的一種選才方式,就連他的兄長,每科錄取計程車子也人數不多。
這如何能夠真正使科舉制度起作用?
也是他趙光義,大幅度擴大了錄取人數,這才使得科舉的觸角延伸至朝堂天下各處,把科舉制變成了真正的科舉制。
宰執重臣們也俱都與有榮焉。雖然目前佔據朝野重臣位置的仍有一些非當今官家的科舉出身,但也有不少已經換上了太平興國二年以來錄取計程車子們。況且,這些年的科舉,也不乏已經為官之人去考,只為了獲取一個好名頭。
再者,聞喜宴後,同科士子聚會,那可已經形成了不少基於鄉貫、同年、師承的群體,密不可分,就是為了此,他們也必然要讚美並堅持推行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