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他三七二十一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當然了,如果人活著是沒有價值和意義的,那麼相較於死了是沒有多少區別的;因而,人生在世總會有迷茫的時候,也許當下你認為最重要的,卻不一定是正確的;因此,這又牽涉到了人們對於自己人生的「正邪觀」。”
“而所謂的「正邪觀」,想必世人大都能夠理解是什麼意思,即「什麼是正確的,什麼是錯誤的」;說到這裡我想要提個問題,你二人誰能說出,這世上究竟什麼才是真正的對和錯?”
二人不禁都低頭沉思了下,何太后忽然說:“這個問題不大好回答,不如你就直接說出來吧。”
我不由笑了笑,卻說:“類似於這樣的問題,我並不能直接回答你們;《素書》有曰「以明示下者暗」;所以,對於這種關鍵xìng的問題,還得由你們自己去思考才是最好的,不然就會適得其反了。”
何太后便點了點頭說:“那好吧,這個問題等下來以後再思索吧;你接著說。”
我便又說:“其實,在這個世上,一千個人裡會有九百九十九個都弄不清楚,什麼才是真正的對與錯,並且連剩下的那一個也是一知半解的;如果想要弄清什麼是真正的對與錯,人們就必須要得有一套自己的「是非觀」,即「應該做的和不應該做的」。”
“同樣,這世上也沒有多少人真正的清楚,什麼是應該做的,什麼是不應該做的;但是,我想肯定所有的人都能夠很清楚的認同一點——善的事情就是應該做的,惡的事情就是不應該做的;然而,要如何來分辨應該與不應該之間的界限,這又要牽涉到個人的「善惡觀」了。”
這時,何太后突然說:“噢,哀家懂了,這不就是先前你與哀家說的道理嗎?只要不去做傷害別人的事情,便是善的,對嗎?”
我微笑著點點頭說:“沒錯,不過更確切一點來說,應當是「無損害的就是善的,有損害的就是惡的」;換而言之,如果你能做到「不損害於社會、不損害於他人、不損害於自身」這三點,你就可以隨心所yù了;而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隨心所yù。”
“噢,原來如此!”劉協不禁一臉讚歎地點了點頭。
其實,這個問題還可以繼續往下引申,那就是什麼樣的才是無損害的和有損害的。不過,問題引申到這一步,基本上已經算是非常清晰明瞭了,因而最後這一步就需要留給世人自己去尋找答案了。如果你能夠找到這個問題的答案的話,那麼你便可以稱之為「得道高人」了。
第八十三章 分裂(一)
() “說完了「道」,咱們現在來說一說「德」;所謂「德」,對於它的含義我先不說,我想問一下,你二人知不知道人與禽獸的區別在哪裡?”我問。
這時,劉協不禁說:“這個我知道,人有禮義廉恥,而禽獸沒有。”
我搖了搖頭說:“不,禽獸同樣也有禮義廉恥,只不過人並不知道而已。”
“啊?此話怎講?”劉協很是不解地問。此時,一旁的何太后也有些不解了。
我便說:“我可以用「狼」這種動物來舉個例子;在我的家鄉曾有人對狼做過調查,在狼的每一個族群裡都會有一個首領,族裡所有的族民都會自行服從首領的命令,此可謂之為「禮」;而當族裡的族民受到外來捕食者的侵害時,所有的族民都會一起上前與捕食者殊死搏鬥,此可謂之為「義」;當族群一起外出捕到了獵物時,首領便會將獵物分給所有族民一起吃,以保證族群可以正常的發展壯大,此可謂之為「廉」;而每當有下屬侵犯了首領的權威時,首領教訓了牠以後,牠便不會再輕易違犯,此可謂之為「恥」;因而,禽獸跟人一樣也是有著禮義廉恥的。”
“哦,原來如此。”二人不禁都釋然地點了點頭,旋即劉協又問:“那人與禽獸的區別究竟是什麼呢?”
我回道:“人與禽獸最根本上的區別,就是人有「道德」,而禽獸沒有;倘若有一天禽獸也有了「道德」,那麼禽獸也將不再是「禽獸」了;反之,人若是失了道德,那麼很可能連禽獸都不如。”
何太后不禁點了點頭說:“如此說來,確有道理;正所謂虎毒不食子,然而有些人卻——唉!”
她說著不禁嘆了口氣,看起來很是憂傷的樣子。驀然間,我不禁在想,也許在別人的眼裡她是yīn狠強悍的何太后,但我卻看得出她還有著另外多愁善感的一面。可能這個世上再壞的人也有好的一面,只是多數人往往不善於去發現而已。相信,不是誰想去做一個壞人的,只因現實中往往會讓人有很多的無奈,而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