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克陸上公務艙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吹,才開始關係的決裂。雙方不能達成協議,是國家利益的衝突。當然,亦涉兩國地緣因素。因為建議中的「聯合艦隊」及「長波電臺」均欲用於中國沿海及太平洋的區域,是蘇聯主觀上想與美國爭奪該地域的武力影響及國際間的勢力範圍,同時要用中國海參威作為今後活動的軍港。眾所皆知,蘇聯在地緣上缺乏出海位置,這是地理使然;口頭上說幫助中國,主要還是為了自己,所以這次的衝突說到底是國家利益的衝突。把它另說其它原因是主次關係混淆了。
在一個星期後,*炮擊金門。那地方雖然是中國領土,重開火是國共之爭繼續。但是,從國際政局看,是相當敏感的。因為美國曾經聲稱,為了維護亞洲安全,她有義務協防颱灣。而在當時,蘇聯正與美國進行會談,雙方在研究和平的方案。*的炮火,使他們憂慮。如果美國介入了,蘇聯又應該怎辦?特別是關於此事件,蘇聯沒有事先接到*通知,便認為故意在挑撥美蘇糾紛。
不久,印度與中國發生了邊界衝突。蘇共表態支援印度,由別具用心到煽風點火,更把中蘇交惡升級。
1960年6月蘇共在布加勒斯特召開的國際共產陣營會議上首次未經知會便公開散發檔案評擊*。
隨在7月16日向中國政府提交照會,提出將於近期內撤回全部在華專家1390人,同時撕毀343個專家合同及合同補充書,並廢除了257個科學技術合作專案。在專家撤走時,又帶走了所有計劃圖紙及工程資料,停止供給一切裝置。此舉使250多項建設停頓,給中國帶來千億元損失。雖然周恩來依然在人民大會堂設宴歡送,並讚揚專家曾對中國建設做了重大貢獻,中蘇交惡步入高潮。 。。
第5章:自主與附庸的對立,小結
陳天璇《中國歷史何其易下編》現代史
第5章:自主與附庸的對立,小結
第5章:自主與附庸的對立,小結
對立的較量與程序
五十年代的正反對立較量是國家走向獨立自主,抑或淪為別國附庸。較量過程是複雜的。既在中國內,又在中國外。涉及高崗又涉及蔣介石;既同蘇聯有聯合有抗爭甚至決裂,又同美國有陸地硬仗又有海上冷戰。在這十年,情況多樣,風雲迭起;然而,*在堅持把中國帶向現代化的自強路上,口號鮮明,目標不改。過程如下:
一、建國初毛、周同去俄國商討協助的合同。無疑是去求人協助,但是,依然以國家的利益為重。要的東西基本拿到,唯是條件稍為苛刻。但主權問題沒有放棄。
二、*毅然出志願兵,派大軍去抗美援朝,也同時藉此在告訴世界,從今以後,中國再不是可欺的。
三、高崗事件,由反劉少奇定性為反黨,是因為高崗與蘇聯的關係過份密切。因他曾建議把中國東北加入蘇聯的一部份,甘當附庸。指他反黨,避免得罪蘇聯。
四、東風壓倒西風,就不必多言了。雖然毛澤東說,東風是指共產主義陣營,但包括赫魯曉夫在內都認為毛是指中國的。毛的獨立自主意圖已明顯地在此暗示。
五、毛搞大躍進與人民公社的主要目的是另謀快捷方式,不想跟在蘇聯後面。他要證明中國可以勝過蘇聯。
六、拒絕與蘇聯在中國海域組建艦隊,這的確是涉及到主權的問題。只有白痴才會相信,別國會這樣無私幫中國。長波電臺是用於軍事的;同樣道理,豈能由外人來操縱。毛澤東談判時強硬,是因近百年來中國受欺侮都是由外國的炮艦把滿清打敗才開始的,又豈能不敏感?
七、炮擊金門,是中國人自己依然在打內戰,為何不可?美國人把第七艦隊開進臺灣海峽,蘇聯正在密鑼緊鼓與美國講和平共處,若對此表同意,臺灣統一遙遙無期。毛澤東就是要向美國及蘇聯抗議。中國的事情由中國人自己去解決。不向任何的一方稱臣。這是一次表態。
八、廬山會議,本來是試圖檢討及糾正大躍進與人民公社的種種流弊,目的明顯。後來由於彭德懷寫萬言信批評它此路不通,就剛剛與赫魯曉夫在真理報撰文諷刺毛澤東所講的同一個調。所以毛要出席者審查信內容的性質;接著,發起反右,批彭德懷。同時,指他裡通外國。這為什麼?其實,就因為大躍進與人民公社的發動是毛澤東與赫魯曉夫在意識形態上對共產主義過渡途徑的較量,彭德懷這樣加進來,如果沒有其它意圖,真是選得不是時候。又有人指證他在訪俄期間曾與赫魯曉夫交談敏感國事,從而造成彭德懷有裡通外國之嫌,所以,事更復雜,罪更嚴重。
九、俄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