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火車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晨,趙光義辭別了黃如忠等人,帶著楊繼業迴歸佘塘關。
楊繼業受封令公之事,佘塘關已經知道了。免不了慶賀一番。趙光義在佘塘關住了一夜,安慰楊繼業說:“本王進京,定將你保舉給萬歲,用不了多久,咱們京師再會。”說罷,帶著呼延贊奔往汴梁。
途中之事不必細表,這日進京,奉命後宮見駕。趙匡胤正陪著皇太后閒談,一見二弟來了,含笑問道;“襄理王,途中辛苦。”
“多謝萬歲掛念。”趙光義將迎美諸事,簡明上奏。“未經萬歲許可,臣便封了八大令公,還請萬歲恕罪。”
“御弟何罪之有?朕賞你空白聖旨,就是讓你委任官員。你為國選賢,功勞不小。”皇上嘴裡稱讚,心裡可不痛快。好嘛,你一下子就任命了八大令公,除了楊繼業,都握重兵。將來,他們只聽你的不聽我的,那還得了?不該給他那道空白聖旨,現在後悔也晚了。還有那個楊繼業,康平公主說他狡詐。他從守備跳到令公,果然有些手段。對這個人,當年雖有盟約,今後也絕不能重用!“依朕之意,‘八大令公’改稱‘八令工’,只管守令工作,不列公爵之位!”
“是。”趙光義何等聰明,“公”與“工:”只一字之差,懸殊千里。他這是嫌我封重了,我得回敬他幾句。“陛下,邊關八將,文武全才,重封他們,為讓他們拼死效力。尤其是那個楊繼業,堪稱一代名將,不能讓他久困佘塘關,應該上調京師……”這話可是有軟有硬。
“再說吧!”皇帝更加不悅。
皇太后也是個明白人。她一見兩個兒子“玩心眼兒”,深恐造成誤會,連忙笑道:“光義,你哥哥傳你進宮,你知道為什麼嗎?”
“兒臣不知。”
“你皇嫂賀氏皇后就要臨盆生產了。唉,我生了你們三個兒子,卻不見一個孫子。頭些天我在觀音大士面前許了願,皇后若產龍子,犬宋江山後繼有人,那么,我將帶領全體皇族共同祭天,這裡邊當然不能少了你。你回來的很及時,再過三五天,就有訊息了。”
趙光義表面高興.連連稱賀。心裡卻說:皇太后多此一舉,如果真的誕生龍子,我還能有稱帝的希望嗎?但願皇嫂生個公主,那才叫稱心如意呢!
結果是賀皇后生下龍子,趙匡胤喜從天降,手舞足蹈。為太子取名趙德芳。又陪同皇太后,率領全體皇族共同祭天。你想,趙匡胤已經四十多歲。在位近十年,初得太子;怎能不驚天動地。他首先傳旨大赦天下,又將四品以上的官品晉升一級,並開恩科取進士、免稅賦減徭役。好,犯罪的,當官的、讀書的、種地的無不高興,苦只苦了趙光義一人。這位野心勃勃的襄理王愁眉不展。
贊理王趙光美倒沒有什麼大志:“二哥,何必自尋煩惱呢?皇上若無太子,將來咱倆輪流做莊。如今有了太子,咱爭也沒用。當叔叔的,總不能搶侄兒的江山。還是忍了吧。”
“忍,忍,嘿嘿,我忍不下這口氣。當今皇上就是從他侄兒手中奪下的江山,我們為什麼不能?”
“瞎,柴宗訓是盟侄,德芳是親侄,一筆寫不出兩個趙字來。”
“你容我想想,以後見機行事吧。”
又過了幾天,趙光義遞上病折,從此不上朝了。他在家裡可沒閒著,找來一大堆古書,尤其是歷代皇帝篡位的故事,篇篇細讀,想從中問學習經驗。這些經驗真是五花八門,樣樣俱全。用得最多的是逼宮,可是得掌握勢力。自己的勢力在哪裡?邊關有八大令公,一來身份不夠,二來也來必肯幹這種事。除了他們,自己一無所有。難呀!
眨眼就是五年。太子趙德芳漸漸長成。這孩子聰明過人,心地善良。趙匡胤與賀皇后將他當成掌上明珠。老夫妻挑了又挑、選了又選,最後把恩科狀元、翰林院大學士呂蒙正傳入養心殿,加封太保銜,欽命太子師,讓他教授德芳讀書。古代的太子師可非同一般,光有學問不行,更重品德。將來太子即位後,他使是“帝師”,大多數“帝師”都能封侯拜相。為此,這個職位是令人羨慕的。呂蒙正祖籍洛陽,既為狀元公,可見學識淵博。至於品德,那就更好了。他教太子讀書,兢兢業業,半點不敢鬆懈。再加上太子聰明、刻苦,所以進步很快。
這天清晨,呂蒙正來到東宮學舍。他把文具、書本擺放整齊,又喝了一杯熱茶。平常素日,太子該來了,今日卻遲遲不見太子身影。直到近午時分,太子才怏怏不快地走進書房。呂蒙正連忙起身:“參拜殿下。”說拜,並不施禮,這是太子師的特殊地位。
“老師請坐。”太子仍是捕面愁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