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林��懟5�牽�煸慕�槭�庖皇逼詰娜佔牽�賜耆�揮興�畝痢堵鄢志謎健返募竊亍U饈怯性�虻摹�
1938年7月上旬,*中央曾致電以王明為書記的長江局,要求在武漢的《新華日報》上刊登《論持久戰》,王明因為不贊同該文的觀點,以文章太長為理由拒不刊登。其後,*中央再次致電,要求分期刊登,王明仍然拒絕。當時在武漢的*刊物《群眾》也因而未能刊登。這樣,蔣介石自然不可能及時讀到《論持久戰》,日記中也就沒有相應的閱讀記載。1938年9月,蔣介石研究抗戰階段,擬分消耗戰、防守戰、反攻三段。《蔣介石日記》(手稿本),《困勉記》,9月18日。本來,抗戰階段劃分的標準應是戰局發展的時間先後,毛澤東正是按照這一標準將抗日戰爭劃分為戰略防禦、戰略相持、戰略反攻三個階段的,而蔣介石的劃分則是以戰爭的攻守特點為標準,它並不是“階段”區分,而是“特點”區分,而且,分得並不科學,例如“消耗戰”與“防守戰”之間,就不可能嚴格地加以區分。這一情況的出現,只有兩個可能。一個可能是,蔣介石這時還沒有讀到毛澤東的《論持久戰》;第二個可能是,讀到了,但不以為然。
國民黨人的“持久戰”思想(3)
【二】陳誠與“以空間換時間”的作戰方針
然而,是不是可以據此認為,白崇禧就是“積小勝為大勝,以空間換時間”的“十二字方針”的創造者呢?還不能。陳誠回憶說:二十五年(1936)十月,因西北風雲日緊,我奉委員長電召由廬山隨節進駐洛陽,策劃抗日大計,持久戰、消耗戰、以空間換取時間等基本決策,即均於此時策定。至於如何制敵而不為敵所制問題,亦曾初步議及。即敵軍入寇,利於由北向南打,而我方為保持西北、西南基地,利在上海作戰,誘敵自東而西仰攻。關於戰鬥系列,應依戰事發展不斷調整部署,以期適合機宜;關於最後國防線,應北自秦嶺經豫西、鄂西、湘西以達黔、滇,以為退無可退之界線,亦均於此時作大體之決定。總之,我們作戰的最高原則,是要以犧牲爭取空間,以空間爭取時間,以時間爭取最後勝利。《陳誠先生*——抗日戰爭》(上),〔臺北〕“國史館”2004年版,第23頁。“西北風雲日緊”,指日本關東軍及其卵翼下的偽蒙軍對察哈爾和綏遠的侵擾。關東軍侵佔中國東北後,其下一步侵略目標,一是河北省。1935年11月,日本指使殷汝耕發動“冀東事變”,在通州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提倡華北特殊化,策劃經由華北自治而成立“華北國”。一是察哈爾、綏遠等省。1936年,關東軍利用蒙古地方自治政務委員會委員長德王制造內蒙古獨立,利用李守信建立偽軍。同年5月,德王、李守信等在嘉卜寺成立“蒙古軍政府”和偽蒙軍,日本人村谷彥治郎等任顧問。偽蒙軍本已佔領察哈爾東部的張北、商都等八縣和正藍、鑲白等八旗,這時,又積極企圖侵擾綏遠,完成其建立“蒙古國”的迷夢。為了解決華北和綏遠面臨的危機,蔣介石一面和日方談判,要求取消華北特殊化,保障中國國家主權的完整,一面則準備發動綏遠作戰,首先打擊日本操縱下的偽蒙軍。
1936年10月1日,蔣介石日記雲:“應作隨時應戰準備,並轉入主動地位。”其中提到:“倭如製造華北傀儡時之處置”,“內蒙與華北及倭寇之利害關係”等問題。同日日記又云:“調陳任務”,“與辭修談時局”。《蔣介石日記》(手稿本)。這一天的日記表明,蔣介石意欲發揮陳誠在對日備戰和對偽蒙軍作戰中的作用。
陳誠是具有強烈愛國思想的將領。還在1935年7月,他就上書蔣介石,認為日本“貪慾無饜”,要求蔣介石速下決心,準備抗戰,“應於玉碎之決心與準備中求瓦全,不應於瓦全心理中得玉碎之結果”。《陳誠先生*——北伐平亂》,第341頁。1936年9月30日,陳誠再次上書蔣介石,認為“就中日問題論,前途終不免於一戰”,“中日間之關係,今日實已至最嚴重之階段”。他建議,中國急務,除健全最高統帥部外,“應即就國防之需要,將全國各省切實分割槽,兼程釐整,旦夕應變,即就地予以守土之責,實為無可再緩”。他要求立即“積極建設兩湖,作為國防根據之中心”。函稱:“為今之計,應認定西南重心之所在,切實委任,嚴行督促,以期樹立復興民族堅固不拔之基礎。”《陳誠先生*——北伐平亂》,第355…356頁。同年10月,陳誠奉蔣介石之命,協辦晉綏國防。陳誠與閻錫山商定,由中央與山西共組30萬兵力,防備日偽來犯,相機收復為偽軍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