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曲線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頁。這一段話,充滿了對日本政府的種種侵略手法的驚悚之感。上文已經指出,1928年5月10日,蔣介石等南京國民政府要員在兗州決定,對日軍在濟南的挑釁,“決取不抵抗主義”。次日,日軍即佔領濟南。直至1929年3月,中日簽訂解決濟案交涉檔案,日軍才陸續從濟南撤退。蔣介石有此經歷,在面對萬寶山事件時再次重申“不抵抗主義”,完全符合其思維邏輯。
不過,《銑電》的存在也還難於論定。這是因為:第一,洪鍅和趙鎮藩的回憶均系多年後的回憶,只有片斷文字。而且,更關鍵的是,該電始終不見於各種文獻檔案。臺北政治大學的劉維開教授曾遍查大陸和臺灣的各類檔案,包括儲存蔣介石資料最為完整的《蔣中正總統檔案》,均不見此電。因此,他主張對此電存疑。《蔣中正的東北經驗與九一八事變的應變作為》,《九一八事變與近代中日關係》,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版,第435頁。
第二,唐德剛先生在訪問張學良時,曾說:“那他這種偽造檔案造得好呢,都說蔣公打電報給你,說吾兄萬勿逞一時之憤,置民族國家於不顧。又說你拿著個皮包,把電報稿隨時放在身上。”唐先生這裡提到的“吾兄”云云兩句,正是《銑電》中的關鍵詞語。然而,張學良仍然表示:“瞎說,瞎說,沒有這事情。我這個人說話,咱得正經說話,這種事情,我不能諉過於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