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部分 (第1/4頁)
津夏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這個傻蛋實在有點意思,宋小果彷彿看著一個有趣的大玩具,笑靨嫣然。
宋小果的笑聲終於將幫主老大的靈魂招回大半,也基本上明白自己剛才做了什麼,一時少年的嫩臉紅潮上湧,面對笑盈盈的宋小果囁嚅著吐不出音,只好一拉希裡花兩人飛馳而去。
五十二、文化人的讚譽
五十二、文化人的讚譽
喜樂班第一單生意一炮走紅,紅透東昌府,喜樂班一哭成名。
喜樂班三位領導將三十多傻瓜訓練得剛猛、齊整、守紀,早就成東昌府街頭一景,成了飯後茶餘美談,引無數粉絲追捧。
大家都認為傻瓜都能訓練到如此境界,可見大明王朝人種是多麼的優越與高階,可見大明王朝的正常人又有多麼聰明與敏慧!大家都為生為大明人而感到無比尊榮,民族自豪感與自信心陡然增加七八十來倍。
也就是說這一群喜樂班的傻事讓大明朝東昌府子民更加昂首挺胸生活中卑賤的日子裡。
大明朝人一般不清楚自己是個啥鳥,大都是從別人的不幸中感受到自己的幸運,從別人的痛苦中體會到自己的快樂,在別人失敗時才覺得自己成功了,這是大明朝鐵律之一。
喜樂班創造的大棒加胡蘿蔔(其實是紅燒肉)的訓練方式甚至引發了大明王朝練兵制度的改革,由鎮北將軍贏戈比在軍界生髮一場大討論大思考大行動。
對這麼偉大的成就,殺豬幫三人自然是無法預料和體會得到。他們只是找到了一群乖順聽話的活玩具,高高興興地玩了一場遊戲,他們只是從三十多個馴服的傻蛋身上得到了許多當領導的樂趣罷了。
至於他們的無心之舉,關乎民族自尊心與軍力國力,那是從來沒敢想的事,即使想破腦殼也猜不到的,因為那是大事。
大明王朝的大事,從來都是大人物的事,大人物說了才算的事,大人物怎麼說就是怎麼樣,這也是大明朝鐵律之一,絲毫不容篡改的。殺豬幫三人無疑是小人物,自然也就不懂這許多。
喜樂班眾傻子的沉痛之哭震翻了東昌府,如果說大部分人原來對喜樂班是抱著希罕看熱鬧的態度,這回再沒人敢小視小看這幫傻蛋了。
東昌府幾個著名的文人社團,平日遇點綠豆小事,大家吵作一團,鬥得烏眼雞似的,甲說有理,乙偏說沒理,丙就說也有理又無理,丁還要說不是也有理又無理而是也無理又有理,最後弄得所有的人都分不請到底有理沒理,整個成一團漿糊。
文化社團的一個潛規則就是,你說對的我一定說錯,不管真對假對;你說錯的我一定說對,不管真錯假錯;凡是你擁護的我無條件反對,思路就這麼簡單,就這麼清晰。
這麼簡單清晰的思路至少造成如下兩個結果:其一,大明朝江湖上流傳短訊:文人無行,文人相輕,文人自輕,文人自賤;其二,大明朝評價標準可以概括為,好就是壞,壞也是好;對就是錯,錯也是對;有就是無,無才是有;色即空,空即色,以此類推,以至無窮。
這個其二又衍生出兩個結果:
A、既然好即壞,壞是好,對是錯,錯才對,所以好壞不分,對錯不辯。按我們大明子民樂觀向上的浪漫天性,相信人之初性本善,所以我們有充足的理由認為:一切都是好的,一切都是對的,一切都是合理的。換而言之,我們生活的大明朝就不存在一切壞、錯,荒誕等陰性的東西。
再進一步細想,這一種永遠不錯的大明理論才是天上地下宇宙洪流的終極真理,放之四海而皆準的。這樣一來,可想而知,大明朝文人又是多麼值得驕傲自大!
B、剛才是務虛,是理論層面,歸結到實處,回到現實層面,對一件可說對可說錯的事,到底讓所有的人明白是對還是錯,是真是假,是好是壞呢?這就又牽出另一條大明鐵律,叫做應該律,應該對的就對,應該錯的就錯,應該真的才真,應該假的就假。
應該的最高標準當然是大明皇上洪武大帝,皇上認為應該對就對,應該真才真,反之亦然。
具體到百姓生活中,那就是官大的說對就是對,勢大說真就是真,反過來同樣成立。只有當爭論雙方官位相當,勢力相籌時,就得拼嗓門了,誰的喉嚨大聲音響就以誰為標準。
所以大明子民是非分明,不是對就是錯,不是好就是壞,絲毫不爽。當然這些衍生出的結果任一個又可以再衍生再衍變,此話題與殺豬幫諸人無偌大相干,且放一邊,言歸正傳。
但這一回針對喜樂班眾傻蛋表演的沉痛之哭,東昌府幾大著名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