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東匹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業,不該加班嘛?
交通運輸和商業流通進一步強化後,另一個好處也漸漸顯現出來了:以諸葛家為代表的“物流公司”,逐步開始往全國範圍內擴充套件業務,這幾年裡,大漢終於出現了覆蓋全國的民營物流網,成本還比朝廷的驛站系統便宜。
民營物流更擅長省錢,但覆蓋率不如國營的全面、及時性也不如國營的好,這也是正常現象,經濟發展的自然規律。
所以國營驛站系統,未來主要還是送文書信件,而大宗物資的託運,交辦給民營就更加省錢。
互補制約之下,雙方的效率也都有保證,留點競爭空間,可以防止另一方沒了對手後漸漸擺爛、徹底墮落。
最後朝廷驛站就成了類似郵政的存在,而諸葛家的民營物流成了相當於四通一達的東西(諸葛家的產業最後交給了諸葛均。諸葛均成年後短期做了幾年官,最後棄官從商,幫姐姐分攤差事接班。)
有了這些物流系統後,在214、215那兩年裡,幷州和荊州再次遇到大規模的自然災害時,還起到了一個之前沒想到的作用,
那就是地方上的豪強世家、指望靠著土地兼併,在荒年囤積居奇、炒高糧價趁機兼併更多活不下去窮人土地的做法,受到了一定的制約。
因為囤積糧食投機倒把這種事情,自古都是要在運輸成本高、長途運糧食不划算的前提下,才能實現的。
從桑弘羊到王安石的“平準均輸”法,解決的就是這個問題,看哪兒糧價暴漲了官府得組織運輸排程糧食過去平抑糧價,或者是靠常平倉。
之前桑弘羊時代主要是靠常平倉,一直到李素的新法初期,也是靠常平倉,這個制度在原本歷史上,基本上也能一直依靠到宋朝。
現在諸葛亮等家族的民營大宗長途物流建設起來之後,就等於是再加了一道保險,把常平倉和“長途跨州郡低成本調運糧食”兩個手段結合起來。
就算出現超大規模的災荒,一個郡、甚至一個州的長平常都賣空了也止不住的那種極端情況,依然可以從別的郡、別的州運糧食過來,
而且到了當地之後,依然比世家豪強投機倒把的價格便宜,這樣就抑制了土地兼併,還壓低了土地兼併成功後的收益預期。
214年,幷州就有幾個世家不長眼,本以為他們能聯合悄咪咪壟斷幷州大部分糧食供應價格,結果被諸葛亮從冀州跨州運過來的糧食打崩了。
次年的荊州災害期間,情況也是如出一轍。這兩波打下來後,地方上貧民情緒穩定,諸葛家白賺了一波小錢還得到了民間愛戴。
當然諸葛亮很會做人,把這一切都處理成“諸葛家的物流公司,只是受朝廷僱傭、排程來做這事兒,他們是收了錢的,發起這個想法的還是朝廷”。
這樣,也避免了官員和富商自行邀買人心的嫌疑。
這種大環境下,民間自發的水執行業、水利修繕、造船技術、河海轉運,都是得到了空前發展。
大漢作為一個大陸民族,原本對於水運是遠遠不夠重視的,被李素揠苗助長了十幾年,也沒從根本上扭轉。現在總算是讓人民自發願意往出海和海運上用腦子。
願意去扶桑、三韓、交趾、林邑移民的漢人新增貧民,也是越來越多,額外培養出了至少數十萬規模願意到江上海上討生活的水手人才和造船人才,
大漢對南方沿海地區的開發程度,也是與日俱進。這幾年裡,東北沿海和扶桑更北面的航海地理發現開拓、對東南亞的探索,都進入了新的高度。
之前周瑜在扶桑搞的佐渡金礦,也徹底走入正軌,開始了全力生產。扶桑石見銀山和別子銅山,也開始蓬勃開採。
周瑜甘寧太史慈等人派出的海軍探險隊,還深入了旅漢島內陸,在旅漢也發現了比扶桑更大的銅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