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部分 (第3/4頁)
僻處自說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汗召開將領及其智囊團開會,對出兵路線有兩種意見:一派認為集中兵力圍困金朝的都城中都,然後進行強攻,決心把中都攻下來。另一派人認為,先留下中都不圍,也不打,而攻其兩翼,以分散消耗其全國的兵力,為以後進攻中都創造有利條件。
成吉思汗採用了第二種意見,他說道:“現在還不是滅亡金國的時候。”
因為他從第一次攻金戰爭中,已經得到了一條經驗,不必去佔領金國的城市和土地,只需大量地掠取財物和人口,把這個中原大國一次次的掏空,直至無力抵抗,只有束手就擒。
成吉思汗親率西路軍,越過陰山山脈,一路打去,再次攻進桓、昌、撫各州縣,再次包圍西京。
長子朮赤兩次請求攻城,均遭其父的訓斥,當著眾將的面教育他說道:“用兵打仗,要靠謀略,不能仗著血氣之勇,去硬拼兵力。”說完之後,成吉思汗只留一部分兵力圍城,仍然是圍而不打,卻把主力埋伏於西京東北方向的一座被稱為密谷山的山林中。果然,在西京被蒙古軍隊包圍之後,金國元帥左都監奧屯襄帶領二萬人馬前來援助西京,恰好經過密谷山口。
成吉思汗一聲令下,他的四萬騎兵如天兵天將一般,自山林中衝出來,把奧屯襄的二萬人馬團團圍住,經過不到一個時辰的拼殺,將這支援軍全部殲滅,僅奧屯襄帶數十人逃出,回到中都去了。在將領們紛紛提出攻城的請求之後,成吉思汗才開始命令軍隊攻城,可是面對高大而堅固的城牆,軍中缺乏攻城的器械,城中守軍抵抗頑強,儘管蒙古軍隊英勇戰鬥,卻收不到良好的效果,成吉思汗正在城下督戰,反被流矢射中左臂,不得不下令撤圍。蒙古的廣大將士逐漸明白,他們的鐵騎只是善於在野戰中殲滅敵人,攻堅破城需要用大炮,或者是用計謀,否則,只能望城興嘆。大將者別攻打東京時,覺得城牆比西京更加堅固,不得不佯裝“敗逃”五百里之外。
第八章
成吉思汗雖未讀過兵書,但幾十年馬背上的征戰生涯,讓他對聲東擊西、避實就虛等招數了然於胸,花剌子模又豈是對手,八天就被攻陷了都城,國王倉皇逃跑,命歸孤島……睚眥必報的成吉思汗怒吼聲:屠城!不許留下一個活人、一間茅舍……殺害商隊的主謀也被成吉思汗用熔化的金水灌入口眼耳鼻,落了個窒息而亡……
屠城!不許留下一個活口
公元一二一九年的農曆九月,蒙古軍隊滿懷著為商隊和使臣報仇雪恨的決心,鋪天蓋地地湧向花剌子模國。
據史書記載,蒙古騎兵“他們都是神射手,發矢能擊落太空之鷹,黑夜擲茅能丟擲海底之魚;他們視戰鬥之日為新婚之夜,把槍刺看成是美女的親吻”。
事實確也如此,蒙古的鐵騎猶如疾風閃電,殺氣騰騰地撲向花剌子模國,從奔襲路途之遙遠,所經地區環境之艱險,氣候之惡劣,進軍速度之快捷,都創造了世界軍事史上的奇蹟,顯示出蒙古軍人的吃苦耐勞和英勇無畏。
面對成吉思汗二十萬大軍的進攻,花剌子模國謨罕默德國王儘管內心充滿了後悔與畏懼,卻不得不硬著頭皮子作出了戰鬥部署。
謨罕默德決定把四十萬騎兵中的大部分,留在突厥斯坦和河中(撒馬耳乾地區),兩萬人防守訛答剌城,幾萬人分別把守邊界各城堡,十一萬人留守新都撒馬耳幹,另有幾萬人留守國內各地重要城市。
這樣的部署,正是採取了一個分兵把關、城自為戰的被動防禦戰略。成吉思汗透過偵探得到訊息之後,立即命令察合臺與窩闊臺兵團,迅速攻打訛答剌城,爭取以最快速度攻下這座城,達到首戰開門紅。
訛答剌城在庫車西北五百里,位於錫爾河右岸,阿里斯河流入錫爾河附近。
這是歷史上的一座名城,為花剌子模國的邊疆重鎮。謨罕默德國王意識到這座城將是蒙古軍隊進攻的首要目標,於是對訛答剌城特別加強了防禦,派自己的親信哈只卜哈剌察帶著一萬騎兵前去協助,他們對城堡和城牆儘量設防和加固,還把全部軍事裝備集中在那裡。
當城內做好一切戰鬥準備之後,亦納勒術登上城頭,從那裡舉目眺望,一副料想不到的景象使他吃驚得咬爛了手背。
原來他看見了郊外已變成了一片無數雄獅勁旅的洶湧海洋,而戰馬的吼叫,身披鎧甲的戰士的怒吼,驚天動地,遠傳百里之外。轉瞬之間,蒙古大軍把訛答剌城層層包圍,軍營的數目無法計算,刀槍如林,望不到盡頭。
此時,曾經下令部下殺死蒙古商人四百五十人的亦納勒術,不禁心膽俱裂,開始害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