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部分 (第2/4頁)
翱翔1981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兩人。他倆也許不回家,那麼他的姑娘就得一天到晚陪著一個神經兮兮的病人,實在枯燥煩悶。
不過終於有一天吉布森先生騎馬過來時,主動提出讓莫莉來訪。哈姆利太太熱烈歡迎,照她的話說是”張開心靈的雙臂”來歡迎。來往多久也沒有肯定。吉布森先生之所以改變了原來的想法原委如下:前面提到他收學生實在是違心的事,這不假,但反正是收了,一個威尼先生,一個是考克斯先生,在家裡稱為”兩位年輕紳士”,在鎮上冠以”吉布森先生的兩位年輕紳士”。威尼先生年齡大些,經驗也多些,有時候可以權代先生之勞,透過為窮人治病及處理”慢性病例”積累經驗。吉布森先生常和維尼先生探討行醫中的實踐問題,想誘導他獨立思考,希望有朝一日維尼先生能 有所創見。可是他的希望落空了;這位年輕人謹慎穩妥,從不貿然行事,但同時總是趕不上時代的發展。不過吉布森先生仍記得他打過交道的”年輕紳士”中有差得更遠的,所以對維尼先生這樣一位老成持重的大齡學生雖然不覺得是師門之幸,卻也是滿意的。考克斯先生是個十九歲左右的小夥子,長著一頭油光閃亮的紅髮,臉也差不多跟頭髮一樣紅,他對這紅臉紅髮兩樣東西非常敏感,也頗鉅額害臊。他是一位印度軍官的兒子,這位軍官和吉布森先生是老相識。考克斯少校目前在旁遮普①的一個基地供職,基地的名稱很難念得準音。他來過英格蘭,臨走的前一年口口聲聲說他把獨生兒子安排在老朋友門下當學生真是心滿意足。其實何止是如此,他不但要吉布森先生負起教導他兒子的責任,還幾乎讓他當了他兒子的監護人。他給吉布森先生說了很多注意事項,認為他的兒子拜師應該特殊一些。吉布森先生有點生氣,向少校保證說,他所講的那一類注意事項,每一次拜師時他都認真聽取過,他對每一個學生都一視同仁。後來可憐的少校斗膽提出把他的兒子當作他們家裡的一員看待,讓他每天后半晌在客廳裡度過,別去診所幹活,吉布森先生勃然大怒,一口回絕。
①南亞次大陸一地區,東部屬印度,西部屬巴基斯坦。
“他住在這裡,必須和其他學生一樣過。我不能把搗藥的杵和臼搬到客廳裡來,叫屋裡滿是蘆薈油的味兒。”
“這麼說,我的兒子也得動手做藥丸?”少校垂頭喪氣地問。
“那當然。這活兒總是最年輕的學徒幹。不是困難活。他只要心裡想著不必自己做藥自己吃就會幹得很舒坦。他可以隨便想用鯧魚糕和薔薇果糖漿,星期天還可以喝一口羅望子果酒,以表彰他一星期來做藥丸的辛勞。”
考克斯先生拿不準吉布森先生是否在暗中笑話他,不過事情已經這樣安排了,其中的實惠也著實不小,所以他認為對做藥丸的屈辱還是不予理會為好,甚至受此委屈也無妨。在最後分手的重大關頭,吉布森先生的態度平息了他們之間的這些摩擦。醫生沒說多少話,但他的態度中有了些真正的同情,一下子叫他放了心。這最後不多的幾句話字字包含著”你把兒子交給我,我受人之託,責無旁貸”的意思。
吉布森先生精通世故,深知人性,自然不會表露出任何偏愛來抬舉年輕的考克斯,但他又忍不住時時讓小夥子明白他把他是當作朋友的兒子特殊關照的。除了有資格收到關照外,這小夥子身上還有討吉布森先生喜歡的地方。他性子急,愛衝動,有話就說,有時候也沒覺得他腦子靈光,他卻能說到點子上,有時候則嚴重失誤,令人吃驚。吉布森先生常說他的座右銘歷來是”治不好,則治死”;有一次他對這位考克斯先生解釋說他認為這句話是當醫生的最佳座右銘;病人治不好,醫生的最好法子當然是讓他平靜地擺脫痛苦,而且說幹便幹。維尼先生吃驚地抬起頭,指出這樣的擺脫痛苦法恐怕會遭人議論,有故意殺人之嫌。吉布森先生用乾巴巴的聲調說他倒不在乎背個故意殺人的罪名,只是用此法迅速除掉那些有利可圖的病人就不可取。他認為病人只要情願並且有能力支付醫生看一次兩先令六便士的費用,醫生就有責任維持他們的生命;要是他們成了窮光蛋,那自然另當別論。維尼先生認真思考這番話,考克斯先生則放聲大笑。維尼先生終於說道:
“可是老師,你天天早晨不吃早餐便去看南希·格蘭特老太太,還給她訂購了這種藥,是科爾賓藥商賬單上最貴的吧!”
“你哈沒發現為人要言行一致有多困難嘛?你還得好好學著點,維尼先生!”吉布森先生說著便離開了診所。
“我永遠弄不懂先生,”維尼說道,聽口氣完全絕望了。”你在笑什麼,考克斯?”
“啊!我在想你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