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
一番話擲地有聲,把大家驚醒了。史書記載,眾人聽了這個人的話,都深感震動,半天沒人吱聲,後來公孫康說:“先生你說得對呀。”於是放棄了在背後偷襲的打算。
這個人叫涼茂,字伯方,曾在曹操的司空府裡當過處長(司空掾),後來以侍御史的身份出任泰山郡太守,前一階段被曹操調到樂浪郡當太守。這個地方在今天的朝鮮半島上,當時是公孫康的實際控制區。
公孫康扣留了涼茂,不讓他上任,但涼茂始終不為所屈。曹操的本意是派涼茂到公孫康的地盤上“摻沙子”,但發現公孫康護得很嚴,無從下手,後來就找個機會又把涼茂調了回來,擔任魏郡太守。
【二、劉表的苦衷】
曹軍大舉南下,劉表在做什麼?劉表病了。
這一年劉表六十七歲,到荊州也將近二十年了。他曾經是一個黨人,算是文人,也小有名氣。但他一點都不文弱,頗有膽識和謀略,依靠老同事蒯越以及荊州蔡氏、馬氏等大族的支援,迅速在荊州站住了腳。
劉表治理政務、發展經濟都有一套,是個實幹家,這些年把荊州治理得不錯,在一片紛亂擾攘的時局中,荊州一度成為中原人避亂的最佳地點,人才的大量湧入,又進一步推動了荊州經濟和社會的發展。
但是,與曹操相比,劉表沒有打過什麼像樣的大仗,大部分時間是在和平的環境中度過,舒舒服服過了二十年的太平日子。
中間倒也打過幾次不太大的仗,有一次孫堅打到了家門口,情況一度很危急,但劉表很幸運,孫堅突然離奇地死了,危機化解。後來,劉表在江南四郡跟叛兵也打過仗,但都沒有什麼規模,他佔有壓倒性優勢。
這是幸運,同時也是不幸。
如今,當身經百戰的曹操攜統一北方的雄威率十多萬大軍向自己殺來的時候,劉表才明白,和平是美好的,和平得太久了也害人。
劉表手下軍隊的人數應該也超過了十萬,而且在水軍方面優於曹軍。但劉表心裡明白,這是一支在和平年代裡成長起來的軍隊,豈是能征慣戰的曹軍的對手?
他明白了,但也有點晚了。劉表或許想過投降,那是很沒有面子的事,但要硬著頭皮打一仗,他又實在抖擻不起精神來,也沒有任何取勝的把握。
所以,劉表病了,而且病得挺重,一病不起。
除了大兵壓境,劉表自己的家事也讓他煩心。
劉表有兩個兒子,長子劉琦,次子劉琮。據《後漢書》記載,劉表開始的時候比較喜歡劉琦,原因是劉琦長得像自己(初以琦貌類於己,甚愛之)。作為長子的劉琦深得父親的喜愛,在嫡長子繼承製度下,他接班是遲早的事。但是,卻出現了插曲。
劉表的前妻死了,他的後妻蔡氏出於荊州大族蔡家。蔡氏有個弟弟叫蔡瑁,蔡瑁有個外甥叫張允,二人掌握著劉表的水軍,是劉表也不敢小視的人物。
劉表喜歡劉琦,蔡氏卻喜歡劉琮,原因是劉琮娶了蔡氏的侄女,成了親上加親。蔡氏為了抬高劉琮,不斷在劉表面前詆譭劉琦,次數多了,劉表居然慢慢相信,於是對劉琦逐漸疏遠。表面上看劉表有些糊塗,犯了廢長立幼的大忌。袁紹之敗就在眼前,他居然沒有汲取教訓,重蹈覆轍,實在不明智。
陳壽就持這種觀點,他認為劉表“廢嫡立庶,舍禮崇愛,至於後嗣顛蹙,社稷傾覆,非不幸也”。但是往深裡想,也許未必。當年袁氏諸子相爭的事,劉表比誰都關注,他還先後給袁尚、袁譚寫過長信,勸他們團結起來,不要搞分裂,他怎能不知道兄弟不和的危害。
但是,越是如此他越要選劉琮為接班人。劉琮背後有蔡氏集團的支援,而劉琦沒有後盾。如果他不顧實力強大的蔡氏集團反對,執意讓劉琦接班,不用想他都能猜到,在他死後荊州必然是一場內亂。
所以,他主動疏遠了劉琦,並且把劉琦派到外地任職,以安撫蔡氏集團。
《後漢書》和《三國志》都記載劉琦所任的職務是江夏郡太守,這也是他本人向劉表提出的請求。出這個主意的,是剛剛來到劉備手下的諸葛亮。
這個故事已廣為人知,說的是面對危局劉琦心中不安,但又無計可施,聽說劉備新招募的謀士諸葛亮計謀過人,於是請他幫忙出個主意。但諸葛亮似乎不願涉足劉表的家事,原因是他與蔡家也有親戚關係,諸葛亮的岳母姓蔡,她跟劉表的妻子蔡氏是親姐妹,諸葛亮得把劉表叫姨父。所以任憑劉琦再三懇求,諸葛亮就是不接話茬。
一天,劉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