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氣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顯得幽深,產生出一種神秘與超越的宗教境界,以此來顯示天主教教會的不可動搖。同時,還使用寶石與金銀等材料來對教堂內部進行裝飾,以突出神秘之中的神聖,使教徒在情難自禁之中頂禮膜拜。
在教皇國之外的大教堂的建造,則更多地顯現出在各個基督教國家之中,從國王到市民的宗教獨立意識的不斷高漲,因而在1140年前後,在巴黎附近出現了第一座具有哥特式教堂藝術特點的大教堂,而到了1190年以後,哥特式教堂的建築風格才完全形成:以立於修長柱子上的尖拱形成教堂內部似乎無限上升的空間感,與教堂外部高聳的尖塔相映成趣,牆壁上出現的巨大透光玻璃窗使教堂內外融為一體,玻璃窗上用閃光的藍紅顏色繪出的天使似乎在藍天上飛舞,使人覺得整座教堂將要向天國飛昇,心中充滿一種聖潔而幸福的歡樂。無論是在法國的巴黎聖母院、義大利的米蘭大教堂,還是在德國的科隆大教堂、英國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這種歡樂的感受至今仍可感受到。
隨著教堂建築風格從拜占庭式,經羅馬式到哥特式的變化,一方面似乎在隱喻著基督教教會將在分離之中逐漸發展,顯示出東正教與天主教、教權與王權之間的消漲起伏;另一方面則展現出營造宗教氛圍的藝術表達的不斷變化,具有了敬畏森嚴、神秘幽深、歡樂祥和的種種差異。這一點也同樣體現在基督教教堂的雕塑上面——不僅浮雕因為使用石料來建造教堂而更多地出現在教堂內外的裝飾上,雕刻水平有了整體性的提高;而且立體雕塑也開始成為整個教堂建築不可分離的一個組成部分,為歐洲雕塑藝術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動力。
至少在公元13世紀以後,在哥特式教堂的雕塑之中,已可以看到無論是浮雕,還是立體雕塑,已經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生活化,體現出具有寫實色彩的自然風格:《聖經》人物雕像在教堂外部的壁龕裡以各種姿態站立著,栩栩如生地吸引著信徒崇敬的目光,而基督耶穌與聖母馬利亞的塑像,不僅形象高大修長,而且神態安詳和藹,格外引人注目,特別是基督耶穌與聖母馬利亞的雕像都顯得那麼年青而富有朝氣,不時綻露出一絲神秘的微笑,使人在崇拜之中倍感親切。
所有這一切,無非是表明教堂作為上帝的居所,只有透過綜合性的藝術表達,才能夠真正成為舉行宗教儀式的聖地,從而為因紀念基督耶穌的殉難而進行的彌撒營造出一個必不可少的宗教環境來。從這個意義上講,可以說教堂既是上帝的居所,也是藝術家的天堂。而事實上,在義大利文藝復興之中,號稱文藝復興三傑的達·芬奇、米開朗琪羅、拉斐爾,無論是他們的繪畫,還是他們的雕塑,都與教堂所提供的藝術空間不可分離,甚至與教堂建築本身也不可分開。所以,一些歷史悠久的大教堂實際上已經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藝術傑作。
1506年,羅馬城中的聖彼得大教堂開始進行重建,一直到1626年才竣工,在這漫長的建造過程中,諸多著名的藝術大師,包括米開朗琪羅、拉斐爾在內,都先後參加了設計與施工,特別是眾多的藝術大師為聖彼得大教堂創作了大量的壁畫與雕塑,使聖彼得大教堂美崙美煥,精彩絕倫,成為天主教最大的一座教堂,可以容納25000人同時作彌撒。尤其值得指出的是,在安葬著聖彼得遺體的地窖上面,修造起了一座華麗的聖彼得寶座,而寶座的上方是高達數十米的巨大圓頂構成的穹窿,在兩層穹窿內部分為16格,每一格都有米開朗琪羅繪製的人物畫像,令人目不暇接,美不勝收。
雖然聖彼得大教堂被視為天主教最神聖的教堂,後來的大多數教皇都曾在那裡舉行加冕禮,但是,聖彼得大教堂在世人的心目中,已經永遠成為文藝復興時期教堂建築的傑出代表,於是乎出現了一個好象是悖謬的現象:對於基督教信仰的藝術表達,居然促成了藝術家的自由創造。Ⅸ。45 “若神不在,一切皆無”
對於這一似乎悖謬的現象,有人曾經進行過如下的評論:
最偉大的藝術家佛羅倫薩人米開朗琪羅來到了羅馬,他和其他一些人開始為西斯庭小教堂的天花板作畫。他的《最後的審判》已同當時羅馬作家所寫的甜蜜的詩文迥然不同,而反映出不安和悲痛的情緒。但是在很多情況下,教皇所實行的文藝保護政策往往使作家和藝術家們為了使他們的作品得寵,而進行宣傳性的創作。拉斐爾的作品得到了寵幸,這是毫無疑問的。但是,假如有一個人,既鑑賞了拉斐爾在梵蒂岡宮的壁畫,或者他作的其他以宗教為題材的畫,又看了他為銀行家作的畫《海神》的話,他將惋惜為什麼其它像《海神》這樣的畫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