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部分 (第1/4頁)
風雅頌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最典型的例子是某些刺激引起的逃跑行為。
當然,這樣一些衝擊力會重複發生,它們的力量會積聚得愈來愈大,但是,在我們心目中,它並沒有發生本質上的改變,因為用來消除這種刺激所需要的基本條件並未因此而改變。
()好看的txt電子書
從另一方面說,任何一種本能從來都不是一種瞬間即逝的衝力,而是一種永恆的力量。但是,如果它的衝擊不是來自機體外部,而是來自機體本身,那麼任何逃避行為都不可能將其消除。
因此,為了把這種來自本能的刺激區別出來,我們最好稱之為“需要”。
凡是能夠消除這種“需要”的行為,我們稱之為“滿足”。
“滿足”只能透過適當改變內在“刺激源”而達到。
設想有一個完全無助的活的有機體,它在這個世界上還未找到一個穩定的定向,這時恰好有一種“刺激”作用於它的神經組織上,在這種情況下,這個機體很快就能作出第一次區別和獲得第一個定向。
一方面,它會分辨出那些僅僅透過肌肉的逃避活動便能消除的刺激,並把它們歸併到外部刺激中;另一方面,它還會分辨出另外一種完全不同的刺激,對這種刺激不能用肌肉的逃避行動消除,它們是內部世界的標誌,是本能需要的證明。
這就是說,生命機體本身的統覺能力會發現其肌肉活動有著這樣一種特殊的功效:把“外部”和“內部”區別開來。
這樣,我們便對“本能”的本質特徵有了初步的認識,這種初步的認識是透過考慮它的主要特徵而得的,如它來源於機體內部的刺激,它呈現為一種持續不斷的力等等。
由此我們又進一步推匯出它的另一個明顯的特徵:這種本能力量不能透過逃避的方式予以消除。
在列舉出這樣一些特徵之後,我們不由地想起了另一件事實,這件事實促使我們的探討更加深入一步。
在這兒,我們不僅僅是把某些習俗的東西當作基本概念而運用於我們透過經驗而獲得到的材料中,而且還運用各種各樣的複雜假設,去引導我們探索各種心理現象。
我們已經對這些複雜假設中的最重要的一個作了引用,它要求我們即刻對它作出重點考慮,這一假設基本上是從生物學角度提出的,而且運用了“目的”(換言之,是手段同目的的適應)這一概念。
這一假設如下:神經系統乃是這樣一種裝置,它的作用就是消除那些到達它的刺激,或者說,將這種刺激引起的興奮減少到最低水平。
如果上述假設說得通,神經系統就應該處於一種似乎未被刺激的狀態(或非興奮狀態)。如果暫時先不考慮這一假設中提到的事實是否有例外,我們就應該承認,神經系統的任務就是控制刺激(或消除刺激)。我們看到,當我們使用“本能”
這一概念時,原以為很簡單的生物反射機制就變得大大複雜起來。外部刺激為機體帶來了一個單一的任務——使自己避開這種刺激。這一任務是透過肌肉的運動完成的。如果某種運動可以達到預定的目標,而且最適宜於達到這一目標,久而久之便成為遺傳的傾向。
但是,那些來自於機體內部的本能刺激卻不能以這種方式消除,所以,它對神經系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並迫使它做出種種複雜的和相互依賴的活動。
這些活動能引起外部世界的變化,使它們為內部刺激(需要)提供滿足。
最主要的是,本能的刺激(需要)會迫使神經系統拋棄其避開刺激的最終意圖(或目的),因為這種刺激總是源源不斷地到來,因此,我們滿可以得出這樣的結論:進步的真正動力是本能(內在需要)而不是外部刺激。
正是這種動力,才卓有成效地促進了神經系統的發展,使它達到現有的高水平。當然,我們也會由此而想到,本能本身按其需要(至少是部分地)積澱或製造出種種不同的外部刺激形式。這些形式在生物的種系發生過程中,又反過來改造了機體本身。
以後,當我們進一步發現,即使那些發展到最高水平的心理器官(裝置)的活動,也都服從“快樂原則”,換句話說,也會自動地被那些屬於“快樂—痛苦”系列中的感情所制約,就會不可避免地得出另一個假設:這些感情反映了一種支配刺激物的過程。這就是說,痛苦的感情與刺激的增加有關,快樂的感情則與刺激的減少有關。
但是,由於這樣一種假設目前還極不確定,所以我們只有小心從事,才能取得成功。在可能情況下,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