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點123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都在戰車上屏風後發射鉛彈,屏風開洞以為鉛彈的出口。
士兵20人配屬於戰車一輛。其中10人直接附屬於戰車,任務為施放佛朗機。另外10人就是戚繼光所強調的“殺手”,任務為以藤牌、钂鈀和長柄單刀迎敵。殺手班的距離和戰車保持在25尺以內,他們如果前進,戰車也隨之而推進。
其他步兵部隊仍然使用鴛鴦陣的戰術,稍有差異的是藤牌手應當匍匐前進砍所敵人的馬蹄,長槍手則主要在於挑刺敵軍使之落馬,竹製的狼筅有一部分已易為鐵製。
這一混成旅有騎兵3000人,步兵4000人,重戰車128輛,輕戰車216輛。迎敵時騎兵在前阻擋敵人,使戰車得以有充裕的時間構成戰鬥隊形。當敵軍逼近,騎兵就退入戰車陣內。敵騎數在一百以下,混成旅拒不接戰,只有來犯的大批敵騎進入火器的射程中約250尺時,佛朗機、鳥銃和火箭等才同時施放。
混成旅也可能攜帶重炮,其中之一俗稱“大將軍”。這種重炮重1000斤,以騾車裝運,點放時則需使用大木楔入地面使本身固定。炮筒內不用彈丸,而以小鐵球和石塊緊緊填實,作用是在零距離大量殺傷敵軍人馬,炮手在點燒火藥以後也要跳進附近的工事裡以避免受傷。
當火器的威力發揮以後,步兵就從戰車之後衝出,形成幾道攻擊波和敵人格鬥而以喇叭的聲音指揮動作的協同。等到敵人攻勢被挫,隊形散亂,騎兵也從車後整隊出擊。這種騎兵實際上是馬上步兵,他們同樣以鴛鴦陣的隊形帶著不同的白刃作戰。蒙古人利用騎兵結隊衝鋒,以迅猛的力量和氣勢壓倒對手,戚繼光未曾仿效。
這樣一種經過精心研究而形成的戰術,由於不久以後本朝即與蒙古人和解,所以並沒有經過實戰的嚴格考驗,也沒有在軍事歷史上發生決定性的影響,從純粹軍事的角度來說,這個結果多少是有所遺憾的。
戚繼光出任薊州總兵不到3年,俺答就放棄了騷擾政策,立誓不再入犯,而且約束所有的部落,以作為接受津貼和互市的條件。其時只有東部土蠻各部落不受約束,仍然和遼東的李成梁部隊不時交鋒,偶然也有小股部隊和薊州軍發生接觸,但已與大局無關。
俺答雖稱“封貢”,其和局能否持久,廷臣誰也沒有把握。因之此時仍有主戰派。如譚綸即主張積蓄力量,作大規模的主動出擊,以徹底消滅蒙古人的攻擊力量。這樣大規模的總體行動,卻需要舉朝文武真正的協同一致,而且要承擔可能發生的風險。因之張居正就無意於採納譚綸的建議。他給戚繼光的信上說:“賊不得入,即為上功。薊門無事,則足下之事已畢。”
張居正並不是沒有雄心壯志,但是他看得到自己的弱點。即如戚繼光在薊州最大的困難就是北兵與南兵的摻雜。他對南兵可以繩以紀律,並能指揮如意,而對北兵則無法作這樣嚴格的要求。他曾經打算以經過他訓練的官兵作教導隊,去訓練其他部隊,此事未能如願。他又要求再調兩萬名浙兵,也未被批准,而此時仍有南北兵間極不相容的情況,可見他的處境不佳。
邊境的戰爭既然暫時平息,練兵活動也不再像在南方的時候那麼緊張,戚繼光於是提議派遣北兵修築長城。北京一帶的“邊牆”原為明初大將徐達等所築。戚繼光建議增造“空心堡壘”,以增加防禦功能。他最初計劃以250人組成一個工兵營,每營在一年內建造堡壘70座。薊州全境內建造的堡壘總數原定為3000座,後來批准施工的為1200座,同時修造的時間也未如原議,竟綿延十載才全部竣工。這種築成的堡壘,其標準規格為3層,臺項見方12尺,可駐守30…50名士兵。建築材料磚石灰泥等等大部由從事修築的北兵自制,政府只發給少數款項作為接濟。築成以後,經常駐守的任務由南兵擔任,北兵由於餉項不足,只能以各種方式營生自給。全部提案遭到北方軍官強烈反對,只是由於張居正的全力支援才開工修築如議。張居正去世以後,他一生的經營大部付之流水,惟有在這邊牆上林立的堡壘才是他留下的永久性的貢獻。
這種營造和防禦政策,把兵力分散配備在這樣長的防禦線上,歸根結底仍由當時的供應制度所迫致。假使沒有這種情形,而戚繼光有選擇的自由,他一定會毫不猶豫地採取攻勢,創造流動性的戰術。他在留下的詩文中曾再三表示過這種願望。
戚繼光任薊州總兵前後達15年,等於他前任10人任期的總和。他是一個不知疲倦的人,喜愛操練、閱兵、舉行各種典禮和向部下訓話。這些活動使他有機會在全軍將士面前顯示他體格強壯,動作敏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