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思索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變而胡瑗、程子,始闡明儒理,再變而李光、楊萬里,又參證史事,《易》遂日啟其論端。此兩派六宗,已互相攻駁。又《易》道廣大,無所不包,旁及天文、地理、樂律、兵法、韻學、算術以逮方外之爐火,皆可援《易》以為說,而好異者又援以入《易》,故《易》說愈繁。夫六十四卦大象皆有“君子以”字,其爻象則多戒佔者,聖人之情,見乎詞矣。其餘皆《易》之一端,非其本也。今參校諸家,以因象立教者為宗,而其他《易》外別傳者亦兼收以盡其變,各為條論,具列於左。
△《子夏易傳》·十一卷(內府藏本)
舊本題“卜子夏撰”。案說《易》之家,最古者莫若是書。其偽中生偽,至一至再而未已者,亦莫若是書。《唐會要》載開元七年詔:“子夏《易傳》,近無習者,令儒官詳定。”劉知幾議曰:“《漢志》《易》有十三家而無子夏作傳者,至梁阮氏《七錄》,始有《子夏易》六卷,或雲韓嬰作,或雲丁寬作。然據《漢書》,《韓易》十二篇,《丁易》八篇,求其符合,事殊隳刺,必欲行用,深以為疑。”司馬貞議亦曰“案劉向《七略》有《子夏易傳》,但此書不行已久,今所存多失真本。荀勖《中經簿》雲:《子夏傳》四卷,或雲丁寬。是先達疑非子夏矣。又《隋書·經籍志》雲:《子夏傳》殘闕,梁六卷,今二卷。知其書錯繆多矣。又王儉《七志》引劉向《七略》雲:《易傳》子夏,韓氏嬰也。今題不稱韓氏而載薛虞記,其質粗略,旨趣非遠,無益後學”云云。是唐以前所謂《子夏傳》,已為偽本。晁說之《傳易堂記》又稱:“今號為《子夏傳》者,乃唐張弧之《易》”(案弧唐末為大理寺評事,有《素履子》,別著錄),是唐時又一偽本並行。故宋《國史志》以《假託子夏易傳》與《真子夏易傳》兩列其目,而《崇文總目》亦稱此書篇第,略依王氏,決非卜子夏之文也。朱彝尊《經義考》,證以陸德明《經典釋文》、李鼎祚《周易集解》、王應麟《困學紀聞》所引,皆今本所無。德明、鼎祚猶曰在張弧以前,應麟乃南宋末人,何以當日所見與今本又異?然則今本又出偽託,不但非子夏書,亦並非張弧書矣。流傳既久,姑存以備一家云爾。
(謹案:唐徐堅《初學記》以太宗御製升列歷代之前,蓋臣子尊君之大義。焦竑《國史經籍志》、朱彝尊《經義考》並踵前規。臣等編摩《四庫》,初亦恭錄御定《易經通注》、御纂《周易折中》、御纂《周易述義》弁冕諸經。仰蒙指示,命移冠國朝著述之首,俾尊卑有序而時代不淆。聖度謙沖,酌中立憲,實為千古之大公。謹恪遵彝訓,仍託始於《子夏易傳》,併發凡於此,著《四庫》之通例焉。
又案:託名之書有知其贗作之人者,有不知其贗作之人者,不能一一歸其時代,故《漢書·藝文志》仍從其所託之時代為次。今亦悉從其例。)
△《周易鄭康成注》·一卷(通行本)
宋王應麟編。應麟,字伯厚,慶元人。自署浚儀,蓋其祖籍也。淳祐元年進士,寶祐四年復中博學鴻詞科。官至禮部尚書兼給事中。事蹟具《宋史·儒林傳》。
案《隋志》載鄭玄《周易注》九卷,又稱鄭玄、王弼二注,梁陳列於國學,齊代惟傳鄭義,至隋王注盛行,鄭學浸微。然《新唐書》著錄十卷,是唐時其書猶在,故李鼎祚《集解》多引之。宋《崇文總目》惟載一卷,所存者僅《文言》、《序卦》、《說卦》、《雜卦》四篇,餘皆散佚。至《中興書目》始不著錄(案《中興書目》今不傳,此據馮椅《易學》所引),則亡於南北宋之間。故晁說之、朱震尚能見其遺文,而淳熙以後諸儒即罕所稱引也。應麟始旁摭諸書,裒為此帙,經文異字,亦皆並存。其無經文可綴者,則總錄於末簡。又以玄注多言互體,並取《左傳》,《禮記》,《周禮》,《正義》中論互體者八條,以類附焉。考玄初從第五元先受京氏《易》,又從馬融受費氏《易》,故其學出入於兩家。然要其大旨,費義居多,實為傳《易》之正脈。齊陸澄《與王儉書》曰:“王弼注《易》,玄學之所宗。今若崇儒,鄭注不可廢。”其論最篤。唐初詔修《正義》,仍黜鄭崇正,非達識也。應麟能於散佚之餘,蒐羅放失,以存漢《易》之一線,可謂篤志遺經,研心古義者矣。近時惠棟別有考訂之本,體例較密。然經營創始,實自應麟,其捃拾之勞亦不可泯。今並著於錄,所以兩存其功也。
(謹按:前代遺書後人重編者,如有所竄改增益,則從重編之時代,《曾子》、《子思子》之類是也。如全輯舊文,則仍從原書之時代。故此書雖宋人所輯,而列於漢代之次。後皆仿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