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從越過峽口那一刻開始,稍微有些常識的宋軍御營軍官就都知道,接下來的一百八十里是決定一切的一段行軍。
原因再簡單不過。
如果說之前宋軍可以靠著西夏人的戰略誤判與戰略失誤,輕鬆避開對方的精銳野戰部隊,躲掉在關鍵隘口的人命堆積與時間消磨,然後極速突襲至此,那麼接下來,踏入興靈之地,也就是所謂後世銀川平原後,就不得不面對一個立足百年的****國家最後的應激反應了。
而且是躲不開的應激反應。
因為前者是純粹軍事上的佈置,後者雖然最終也會體現在軍事上,但根源上的力量卻是來自於政治、民族、文化的凝聚力,是一種無形卻又有切實表現的存在……這個概念,岳飛、曲端、胡閎休、劉錡這幾個人可能會隱約從根本道理上有所覺悟,而李世輔那些人未必懂,卻也知道有這麼回事。
且說,之前不是沒人打到過峽口,平夏城建起來以後,因為控制住了葫蘆河上游,葫蘆河這條正確的攻夏通道就成了西夏人的最大破綻,當時很多人都說西夏要亡了,接下來也的確是西夏人寢食難安的幾十年……即便是徽宗朝,也有劉法入侵此地的故事。
但是即便是最深入的一次,也都功敗垂成。
這個叫經驗之談。
“節度。”
下午時分,大軍在雄壯的賀蘭山對面,沿著黃河順流而下,復又行十餘里之後,遠遠便看到了一處蕃騎彙集之地,此處蕃騎,儼然已經有了千餘眾,而胡閎休當即勒馬河畔,卻對這些蕃騎置若罔聞,反而指著蕃騎身後的河流岔口稍作提醒。“前方是便是唐渠口。”
岳飛駐馬相對,微微頷首,周圍曲端以下諸將,也多立馬,然後對此盛景嘖嘖稱奇。
一來,乃是唐渠的知名度在這個時代極高,怕是比峽口還要知名,邸報上老早介紹過的,很多人都知道,這項水利工程是唐代武則天時修築的,後來西夏人一直當做寶貝一樣維護和擴充套件,事到如今,這條水渠的灌溉面積已經高達九十萬畝!
完全可以說,西夏霸業的三成根基都在此處。
二來,卻是從唐渠口以後,黃河河面再度擴充套件,足足數百步寬闊,便是岳飛部中很多河北將士,都覺得怕是此地才是生平所見黃河最寬闊之處,而非下游所在。
實際上,從小坡上放眼望去,只見身前大河汪洋一片,一路向北,氣勢雄渾壯觀,再加上晴日陽光之下,百十里外的賀蘭山若群馬奔騰,而山河之間則是一片坦途,數條河渠筆直延伸,點點村鎮城寨隱約可見……當此盛景,除了一句大好河山外,著實讓人失語!
“此地自古以來便堪稱半個天府之國,漢時便有溝渠灌溉,但所有溝渠都比不上唐渠。”胡閎休的話打斷了很多人的感慨。“此渠乃興靈諸渠中最大、最寬一條,渠長六百里,枝杈近數百條,興靈諸城皆可通達,沿此渠而下,再過五十里便是順州州城,興慶府也在此渠下游……咱們在峽口一帶奪取的木排,本就是從此渠中出來的。”
周圍諸將聞言紛紛頷首,因為胡侍郎的意思已經很明顯了,乃是建議岳飛從此處脫離黃河,從渠口這裡轉向唐渠,沿唐渠進軍。
這是一個非常合理,甚至合理到理所當然的路線。
須知道,唐渠渠道肯定是被西夏人日常保養妥當的,邊沿整齊,走向筆直,內裡水深而無淤積,故此載著補給的木排進入渠道後,行軍也將會異常輕鬆。更不要說,按照胡閎休的情報,此渠前方五十里就有一個完整的州城,完全可以打下來當做前進基地,而且更前方的興慶府也挨著此渠。
甚至,只看那些蕃騎聚集在渠口便也能猜度道,即便是蕃騎也認為宋軍會就此進入唐渠,沿河渠進軍他們的首都。
然而,也正是因為如此,當主帥岳飛勒馬片刻卻不下令後,所有人便都意識到,可能主帥另有想法。
“興慶府在唐渠與黃河中間?”片刻之後,岳飛方才從前方山河中收回心神,然後正色追問。“唐渠之東,黃河之西?”
“不錯。”胡閎休即刻介紹清楚。“興慶府規制不小,西面挨著唐渠,直接引唐渠從水門入城,兼貨物做交通,而東面城牆距離黃河足足有二三十里,便是在城外的宮殿,距離黃河也有十幾裡。”
“此渠一直都是這般寬嗎?”岳飛微微點頭,繼續再問。
“自然不是……”胡閎休趕緊搖頭。“均勻下來估計是有三四十步寬的,但也有狹窄處,我記得順州那裡,便有一處十來步寬的地域,不過便是如此,也絕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