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ossorigin="anonymous">

榴彈怕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處,拿了軍功走人,誰又來管他們將來淪為僱工、乃至於繼續去做湖匪呢?所以末將才稍作拖延,決心等到春耕插秧之後,再搶在春汛水漲之前,以作結果,卻不料樞相已然南下……此事,還望樞相海涵。”

張浚在馬上面紅耳赤,幾度想下來握住此人雙手,稱讚對方‘國之棟樑’、‘有此帥臣實乃天子之福、國家之幸’,但其人想到之前馬伸、席益二人的言之鑿鑿,想到自己數次凜然指斥身前之人,卻是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又哪裡能去做這般姿態呢?

部隊進發不停,這日晚間,前軍來報,有人從沅江城內逃出,說是楊么已經進入了沅江縣城,而且要求鐘相父子隨他一起乘船入湖暫避一二,卻遭拒絕。

但是,這個情報已經無所謂了,因為此時,即便是楊么與鐘相父子出城也只會被拼命追上隔絕城池與洞庭湖的宋軍給截住。

且說,岳飛從一開始便知道,挨著湖的水寨與不挨著湖的城池,對於叛軍而言是生死兩條路,通著大湖的水寨才是官軍最畏懼的東西,城池反而是官軍隨時可以奪走的囊中之物;而且他還知道,楊么與鐘相父子這兩組領袖,對於叛軍而言也是生死兩條,楊么才是在叛亂中脫穎而出的真正領袖,後者只是精神領袖罷了。

然而,這位什麼都知道的平叛帥臣卻一直裝作什麼不知道,只是兀自將叛軍往死路上趕而已。

其實,叛軍不是沒有生路,楊么白日敗後,不用管鐘相父子和什麼城池,直接一頭鑽入湖中,神仙也拿他不下,而一日拿他不下,便是此番叛亂一時平了,將來以此人的威望和能耐,也必然能倚靠著強大的巫道基礎與地方人心再起。

但問題在於,叛軍自己也不知道,他們一直以為城池是強大的,水寨是弱小的……甚至連楊么自己,在湖北被岳飛擊敗以後,都以為大聖爺爺才是最重要的。

這就很無奈了。

回到眼前,岳飛出兵第五日,外圍掃蕩工作與湖南地區的水寨拔除工作且不提,楊么與鐘相被團團包圍在了沅江縣城。

城外兵馬,一半是朝廷官軍,一半是剛剛降服的叛軍,鐘相和楊么到此為止,根本就沒有弄明白到底為什麼會忽然間落到眼下這種場景……當然了楚王殿下對上四面楚歌素來是官配,大聖爺爺想來也是知道的。

上午時分,岳飛婉拒了諸降軍請戰、請為說客的種種要求,只以連日作戰辛苦為由,讓這些人安心觀戰。而等到下午時分,這位節帥盡發本部官軍,以極為簡陋的撞木、雲梯、繩索,還有區區幾個油布包裹的火藥包為裝備,發起了全面的攻城戰。

城內叛軍皆是‘楚王’鐘相的親信,其中八成都未上過戰場,而本就不怎麼高大的城牆更是在鐘相於城內營造宮室時被挖走了許多建築材料。

故此,御營前軍萬餘眾一擁而上,負土填溝,弓弩壓制,攀牆先登,沅江縣城幾乎是一鼓而破,周圍圍觀的降服叛軍只能咋舌於官軍之強大,感慨於自己幸虧選擇了投降。

畢竟,如此城池都只是一股而下,自家那破破爛爛的水寨,又怎麼可能抵擋的住如此強大的官軍呢?

強弱之分,一目瞭然。

PS:黃佐應該就是說岳裡面王佐的原型。

‘以王師擊水寇為難,以水寇擊水寇為易’是歷史上岳飛對張浚做解釋的原話。

除是飛來的梗大部分人都以為是洞庭湖上楊么的,其實是五嶺叛亂中的典故,跟楊么應該無關……但說岳以及很多文人筆記把很多典故糅雜在一起,讓人根本分不清楚。

仙俠小說推薦閱讀 More+
顛沛三十載

顛沛三十載

一匹白熊
眾生皆苦,為何而活。生在亂世,吾知天命,但天命難從。看吾以劍動乾坤,創千古偉業,謀春秋大計。</p> 各位書友要是覺得《顛沛三十載》還不錯的話請不要忘記向您QQ群和微博裡的朋友推薦哦!</p> 顛沛三十載:</p>
仙俠 連載 37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