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項羽,又名項籍,是楚國世世代代的將族,字羽,英文名Armstrong,擅長舉重運動,全身肌肉群發達,肱二頭肌超有力,力能扛鼎,氣概可以拔山。身長八尺有餘,相當於現在的一米八四,是男模標準身高,在遍地矮人的江蘇地區一眼看去,直接高出那些單薄常人(特指未成年人)百分之四十。
京滬高速宿遷市收費出口,有一個項羽舉鼎的牌子——因為這裡是項羽的籍貫地,古代叫下相。只不過上面的鼎舉反了:廣告牌子上的項羽大哥,兩手舉著鼎的兩個腿,高擎在空中。此真未得舉鼎的動作要領。他應該是抓著兩個鼎耳,翻轉鼎腹舉至頭頂。項羽若按廣告牌子上的那種舉法,是不能計入成績的。
作為古代一位著名的肌肉男,項羽卻非常斯文,既肌肉,又斯文,是個複雜的矛盾體。
據韓信後來的觀察,項羽跟人說話時恭敬慈愛,言語溫和,絕不會像劉邦那樣動不動就“你老子你老子”(爾公)地罵粗口,而是斯文有禮,家庭教養好,同時仁而愛人,和劉邦“慢而侮人”形成鮮明對比(劉邦喜好狎侮自己的衙門同僚,揪著別人的帽子往裡邊撒尿,但項羽沒有這些粗俗的習慣)。
韓信還說,項羽一見到別人鬧病了,就為之涕泣,分割飲食給對方吃,項羽是一個斯文好禮的人。
項羽的上兩代人都比較有文化:爺爺是楚國著名大將項燕,爸爸也受過良好教育,證據是他爸爸很會給他起名字:名之曰項籍,字羽。羽,飛騰也,籍,顯著也。顯著地飛騰。這是一個優美而且寓意高遠的名字,可能比劉邦的“劉老四”好一些。但是由於莫名其妙的原因,項爸爸後來在史書上就沒有出現,一直是項爸爸的弟弟——項梁叔叔,拉扯項羽長大。
項梁叔叔對項羽的少年期教育抓得很認真。首先是學文化課,大約是背誦一些純民族主義的東西,比如屈原老師寫的“惟郢路之遼遠兮,魂一夕而九逝”的楚復國主義的傳統革命詩篇。
有時候,項梁叔叔還會編造一些革命的故事給項羽聽,算是歷史課。
項梁說:“想當年,憶當初,我波濤起伏。記得有一次,你爺爺派我去送信——當時他們正在淮北和秦國侵略者鬥得正酣——派我一人去送信,路上卻遭遇了秦兵一個曲(曲下轄若干隊),我奮不顧身衝上去,把敵人全殲了!”
“去年你不是說遭遇一個隊嗎?”項羽奇怪地問。
項梁愣了一下,然後緩緩地說:“哦……去年你太小,我怕嚇著你。現在行了。”
拜賜於叔叔的教導,項羽少年時代就立志高遠,胸懷遠大,表現為不愛讀書。
項羽對文化課學習不夠專心。這些密密麻麻鬼畫符一樣的呆板文字,除了有損視力以外別無他用。而且看書太多,會看出神經衰弱症來的。
於是,項羽寫文章的能力就沒有達到司馬遷的水平,他改學習寶劍。但是掄了一段時間寶劍,終究還是沒有達到華山派嶽不群的水平,他就又懈怠了。
項梁叔叔就怒了:“幹什麼你都沒有恆心!”
項羽施禮說:“叔叔,做文章嘛,會寫名字就可以了。寫得再好,也不過是個書吏。劍術嘛,一人敵而已,不值得太下工夫,我請學萬人敵。”
於是項梁大喜,趕緊搬出家藏的一大堆《孫子兵法》、《太公兵符》之類的萬人敵的大書請項羽學。項羽頗為振奮,把這些兵書堆在書案上,看了一看,“略知其意”之後,就又“不肯竟學”了。大概這些兵書意思都差不多,一桶水倒來倒去的,他基本領悟了書中的意思,二八原則了,也就不肯再多費時間了。或者大約項羽稟賦優異,能聞一知十,觸類旁通吧。
項羽雖然不愛念書,但是出人意料的是,這位斯文肌肉男卻“才氣過人”(司馬遷語)。具體表現就是項羽說起話來辭意和邏輯,叮噹作響,彷彿飛花滿眼,把人噴得理屈詞窮、抱頭鼠竄。吳中子弟見到項羽,都因說不過他而忌憚他——江南才子也怕跟他辯論。如果他有機會遇上“吳中四傑”,就是唐伯虎、祝枝山這幫花花公子,這幫人也在蘇州的話,他一定可以上去比比對聯的。
這樣一個能文能武的人,自然不能浪費上天給予他的才氣,項羽走向自己焦灼多於歡喜的人生之路,一切將從他二十四歲那年開始。
南方和北方確實不一樣啊。北京已經下過雪,而蘇州這邊尚是小雨。
這幾日鄙人即在蘇州逗留,給當地企業做培訓。住在胥城大廈。胥城大廈這個名字,大約是從伍子胥來的吧。
中午休息的時候,從大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