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訴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罪人、亡人、商人我們都明白,什麼叫贅婿呢?贅婿是一種很古老的職業,姜子牙就曾經當過。
譬如說古代一個男子窮得不行,就選擇倒插門到別人家裡當女婿,就叫贅婿。他沒有權力繼承這家財產,地位接近奴隸,是個可有可無的累贅,叫做“贅”。所以首先徵發這種贅婿——秦始皇這麼做,也是出於好意,一方面阻止奴隸數量增加,一方面避免侵奪有生產資料者的農時。這要謝謝秦始皇的好意了。
當然,秦始皇也不可避免地徵發“純農夫”,但他先徵“閭右”的富農夫(富強人家住在閭的右邊)。這幫人家底厚,即便出去勞動幾年,也不至於家裡一下子破產成流民。而且家底厚,顧忌多,不願多鬧事。於是秦始皇雖然屢興事功,但還能相對保持國本。
到了壞小子胡亥當政以後,形勢才進一步惡化。胡亥變本加厲,大興刑罰,動用民力比老爹還狠,“閭右”的富農徵發完了,把“閭左”的貧民也都徵發了!
這幫“閭左”的窮棒子,可不是省油的燈——因為家裡啥東西都沒有,所以造反的雄心氣沖霄漢,一點猶豫都沒有。誰要是敢把他們惹了,就跟誰拼命!
第四章 專制時代開始了
秦王朝也是有有識之士的,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先生在秦始皇召開的御前會議上,很突然地提出了一個很政治的話題。
淳于越說:“傳統的商周君王,都把王族子弟分封出去,讓他們的封國像樹枝一樣扶助著中央。現在陛下廣有海內,但是您的兒孫們,卻沒有像從前的周朝那樣分封出去當諸侯。一旦國家出點亂子,比如出現田常、晉六卿那樣的權臣,那將以何種力量來營救皇帝呢?如果有分封出去的王子作為諸侯,就可以引兵回來相救。可是,您卻沒有這麼做,將來誰當樹枝來支著您呢?”
說這話的時候,外面大約正是冬季,粘了灰星的窗紗隱隱透露出冬天的堅固景色。唉!淳于越這個討厭鬼又把分封制這個誰也說不清的問題再次提出來了。
分封制雖然似乎是落後的政體結構,但分封制卻也有分封制的好處。
第一,分封王子可以壯大皇族勢力,也就是淳于越所說的。我們說,皇位是個脆弱的東西,很容易被異姓的人奪去。舉些例子來講,漢劉邦駕崩以後,她媳婦呂雉的呂氏家族幾乎取代了劉姓,控制了中樞。但是由於劉邦實行的是“郡縣、分封雙軌制”,他分封了一些“王”去統治齊楚等地。劉邦的孫子齊王劉襄從齊國舉起大旗,向呂氏搞軍事演習。朱虛侯(不是王,是侯,劉邦的另一個孫子)則夥同大臣為內應,幹掉了呂氏。終於王朝統治權回到了劉姓手裡。“郡縣、分封雙軌制”而不是秦的“單純郡縣制”,大大提高了漢王朝的皇帝的成活係數。
而一旦沒有封王,惡例就頻頻出現了。譬如秦始皇死後,趙高專權,指鹿為馬,直欲篡秦自代,但由於秦皇族孤弱,只能看著趙高任意胡為。唐朝時候,李世民把李氏封王的許可權也壓到了最低,終於出現武則天“篡權”的惡果。看著武大姐盡誅李姓子孫,外邊竟無一人能救。曹操沒有大封宗室,也導致司馬懿很快篡權,也是一個道理。
總之,單一的郡縣制導致了皇族的孤弱,容易被郡縣大吏或者朝廷野心家所劫持。
這就是後人所說的:“三代封建而長久,秦孤立而速亡。”
漢朝人總結秦亡教訓的時候還說 :“內無骨肉本根之輔,外無尺土藩翼之衛。吳陳奮其白挺,劉項隨而斃之。”就是專指取締分封制的失誤。
當然,隨著皇權專制的加強,皇帝搞專權的本事和技巧也越來越強,最後他們保住皇權的辦法越來越多,越來越強,比如藉助著普及專制意識形態和儒家的皇權忠孝意識與法家的駕馭約束官僚手段。到了唐宋明清,沒有太多的分封王子,也照樣可以保護皇權了。但這在秦朝初試皇權專制的時候,還得有個學習提高的過程,呵呵。
分封制的第二個好處,適當滿足人們對傳統分封制的懷念,減少遙遠地區的政治動盪。
有個成語叫“鞭長莫及”,以當時較低的資訊調查流動反饋速度、命令執行能力和落後的物質技術(沒有卡車、裝甲車和鐵路),中央對遙遠地區的控制難免力不從心。不如派一些封王過去就近治理,他們比郡長官更有責任心和對帝國的認同度。透過高效的直接管理,靈通的資訊,因地制宜的政令,也許可以把當地統治得像王畿地區一樣太平安定,不至於鬧出大事。即便出了亂子,封王坐鎮當地,及早捕獲資訊,採取消弭手段,竟也許可以把動盪撲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