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部分 (第3/4頁)
津鴻一瞥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而上帝對他的反應也是一樣—在天堂裡把這個桀驁不馴的傢伙一棍子打趴下。
1984年,一條比較醒目的廣告用語是來自溫迪公司的漢堡包廣告,有一句廣告詞是:“有牛肉嗎?”蘋果電腦使用者也開始問麥金託什機同樣的問題。電腦銷售開始時的100天裡,麥金託什機顯得耀眼奪目,但是細加觀察分析,還真沒有多少“真材實料”。說起來也是一個笑話,麥金託什機的軟體應用程式只有6種,即:麥金託什機資料記錄程式、麥金託什機顯示程式、微軟文書處理程式,另外還有其他3種資料記錄、顯示和文書處理程式。當時的情況是,絕大多數的軟體公司,包括為IBM公司的家用電腦開發出最暢銷的電子製表軟體Lotus1–2–3的美國Lotus公司,都還不具備為具有可視功能的計算機開發高難度軟體系統的能力。麥金託什機與IBM公司的個人電腦展開了競爭,而IBM的個人電腦已有數千種軟體程式可供選擇安裝,因此電腦使用者只是把麥金託什機當做一個玩具,一臺你可能喜歡但又不會購買的
機器。
蘋果公司的市場開發人員對麥金託什機作了大量的市場調查,但結果卻不容樂觀。零售商們首先向使用者展示的還是IBM公司的個人電腦。即使顧客有時候問一下麥金託什機的情況,他們最後買的也還是IBM公司的個人電腦。電腦使用者不喜歡沒有擴充套件功能的機器,況且麥金託什機的螢幕太小,還沒有絢麗多彩的顏色。
一位自由撰稿人回想起了與蘋果公司的經理貝齊?佩斯坐在麥金託什機前寫一篇演講稿時的經歷。演講稿要求提交的時間比較緊,第二天早晨,貝齊就要把這篇稿件交上去,以便能在蘋果公司極其重要的年度銷售大會上使用。這位撰稿人習慣於每寫一兩句就儲存一下資訊,但這臺機器只能把資訊儲存在一張軟盤上。讓人不可思議的是,當要儲存資訊時,機器卻把軟盤彈了出來,接著就出現一行提示語,要求把裝有微軟文書處理系統的磁碟插入磁碟驅動器。撰稿人按照機器的提示做了,磁碟在磁碟驅動器裡旋轉了一會,卻又被彈了出來,並且還伴隨著一行提示語,要求把寫有演講文件的軟盤再次插入驅動器裡。就這樣反反覆覆地進行了幾次,都沒有成功。這位撰稿人非常氣憤,貝齊也因為拿不到演講稿而焦慮萬分。出現這種問題的原因是,麥金託什機沒有足夠的記憶體,而它的內部硬碟驅動器也沒有足夠的儲存空間。這一次算是蘋果公司的行政管理人員實實在在地感受到了麥金託什機使用者遇到的麻煩。後來,麥金託什機的研發人員把這種麻煩叫做“磁碟驅動器的奧林匹克”。 電子書 分享網站
4 告別“蘋果”(3)
面對麥金託什機出現的問題,人們的抱怨聲此起彼伏。在計算機技術領域和市場運營方面,史蒂夫還不是多麼遊刃有餘,他只是相信自己的直覺以及依靠他的市場調查員們調查的結果。尤其是在1982年年初,那時正是史蒂夫春風得意的時候,他覺得自己就是那種“點物成金”的人物,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的意見。在計算機的設計上,他更是我行我素,擅自決定計算機應該裝配什麼部件才能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邁克?默裡形象地比喻道:“史蒂夫所作的市場調查就是每天早晨看一看鏡子裡的自己。”
到1984年7月,麥金託什機的銷售額就讓人有點擔心了,賣出去的電腦數量好像一直在下降。開始的時候史蒂夫還拒絕相信這個事實,他認為這只是夏季經濟委靡不振的反映。但當8月份的銷售額還在持續下降的時候,史蒂夫才開始恐慌了。蘋果公司裡一個很受史蒂夫支援的組織(該組織主要作一些盲目樂觀的銷售額評估,實際上那些數字並不是真正的銷售額),也由於公司收入下降,不能給予充分的支援了。好像突然之間,蘋果公司出現了嚴重的問題,而這其中史蒂夫應該負很大的責任。
史蒂夫完全忽視了典型電腦使用者的所思所想,他沒有抓住使用者購買電腦時最基本的考慮因素。他不明白,當使用者需要花費幾千美元購買一臺電腦時,大多數人並不在乎它有多麼好看,也不在乎它是否有一個滑鼠或者電腦是什麼顏色的,他們所關心的只是購買的機器能否為他們幹活。
在這種情況下,怨恨開始在蘋果公司的管理層滋生了。蘋果II電腦推廣機構—主要負責蘋果Ⅱe電腦和蘋果Ⅱc電腦的推廣和銷售,一直不理解公司管理層所採取的公司發展策略,其成員也幾乎成了公司階層中的“賤民”。與此同時,史蒂夫和其他公司高層管理人員也為麥金託什機的行情大跌而焦慮萬分,而約翰?斯卡利仍舊不能控制公司的局面。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