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快請他出來?”小行者道:“師父在裡面打坐哩,怎好驚動他!”唐半偈聽了忙起身笑道:“不是打坐,乃以正伏邪,以無言制有為耳!”小行者聽了歡喜,忙扶唐半偈出洞,又叫豬一戒到嶺下人家討一個火種來,聚些亂草敗葉,放一把火將一帶葛藤燒個乾淨。小行者叫豬一戒拖著死妖怪,自扶持唐師父一同駕雲而回。正是:
土逢金固體,木遇火燒身。
不知師徒回葛、滕村去如何,且聽下回分解。
第十五回 假沙彌水面陷師 小天蓬河底捉怪
詩曰:
佛也人兮妖也人,卻從何處辨虛真?
鬚眉耳目皆成面,手足肩腰總是身,
養血弄形形弄影,積精生氣氣生神;
欲知邪正何差別,好向靈臺去問津。
話說唐半偈師徒三人,斬斷葛藤,倒拖著死獾子妖怪,駕雲回葛家來。此時,葛根、滕本兩個老兒正在那裡疑疑惑惑,不知他二人可有手段救得唐師父。忽見半空中師徒三人落下雲頭,竟到草堂。豬一戒將死妖怪摜在階下,兩個老兒又驚又喜道:“救得唐師父回來便是萬幸,怎麼當真的把妖怪都打死拖了來!真活佛,真羅漢!”小行者道:“我們佛家專要救苦救難,難道現放著一個妖怪在此害人,不打死他還留他不成?”兩個老兒道:“可知要打死他哩!只是這妖怪兇惡異常,二位老爺怎麼尋得他著?又怎麼就打死了?”小行者細將前事說了一遍道:“如今不過打死了妖怪,替你填平缺陷,又將無定嶺上的葛藤都燒盡了,包管你這兩村中平平安安,再無是非了。”兩個老兒聽了大喜,遂傳知闔村百姓都來拜謝。這家要請去吃齋,那家要請去供養。唐半偈急欲西行,不肯耽擱,一概辭了。又分付葛、滕兩老將不滿山的缺陷廟拆毀,改造土地神祠。隨叫豬一戒收拾行李起身。正是:
若要保全身,但須存佛性。
莫怨苦生魔,魔消實功行。
唐半偈師徒三人,辭別了葛、滕兩老,欣然上路,一路上坦坦平平,並無掛礙。唐半偈因說道:“葛、滕村這場功行,實虧了你兩個賢徒之力。真是世無佛不尊,佛無衛不顯。”師徒們在路上談心論性,不知不覺又走了幾日程途。
忽一日,耳邊隱隱聞得水聲洶湧,唐半偈問道:“徒弟呀,哪裡波浪之聲?莫非前面有江河阻路?”小行者道:“等我去看看。”遂跳在空中往前一望,果然浩浩渺渺一派洪水,正攔住去路;再細細推測遠近,卻無邊無岸,將有千里。近遠一帶,又絕無一個人家村落,心下躊躇不定,只得跳下來報與唐半偈道:“師父,前面果是一條大河攔路。”唐半偈道:“這條河不知有多遠?”小行者道:“遠著哩!總無一千也有七、八百里。”唐半偈道:“我們也來了數千裡,並無大水,莫非就是水程所載的流沙河麼?”小行者道:“想正是他,不然哪裡又有這等大河?”唐半偈道:“是不是可尋一個土人問問?”小行者道:“一望絕無人煙,哪裡去問?”唐半偈道:“問不問也罷了,只是沒有人煙卻哪裡去尋船隻渡過去?”小行者道:“老師父不必心焦。俗語說得好:除了死法,少不得又有活法。且等我去尋個所在,落了腳再算計。”復跳在空中,沿河一帶踏勘,不但沒人家,連樹木也無一棵;只得踅回東望,忽見一個橫土墩上小小一個廟兒。心下歡喜,遂跳下來說道:“師父,我們有安身之處了!”唐半偈道:“哪裡安身?”小行者用手指著小廟道:“那不是!”師徒看見,甚是歡喜,忙挑擔牽馬到小廟裡來。只見那小廟:
不木不金,砌造全憑土石;蔽風蔽雨,周遭但有牆垣。不供佛,不供仙,正中間並無神座;不開堂,不接眾,兩旁邊卻少廊房。冷清清不見廚灶,直突突未有門窗。但見香爐含佛意,方知古廟絕塵心。
師徒三人才到廟門,正打帳入去,只見廟裡走了一個死眉瞪眼枯枯焦焦的和尚出來,迎著唐半偈問道:“老師父,莫非是東土大唐差往西天見活佛求真解的唐半偈麼?”唐半偈聽了,又驚又喜道:“我正是,我正是。師兄何以得知?”那和尚道:“既果是唐師父,且請到廟中安歇下行李、馬匹,待弟子拜見細說。”唐半偈依言同入廟內,那廟內空落落無一件器用。那和尚移一塊石又請唐半偈坐下,方說道:“我乃金身羅漢的徒弟沙彌,奉唐三藏佛師法旨,說他當年拜求來的真經,被俗僧解壞了,坑害世人,故又尋請老師父去求真解;又慮老師父路上隻身難行,原要三位舊徒弟各自尋個替身,護持前去,以完昔年功行。而今孫鬥戰勝佛已有了一位小聖,淨壇使者已有了一位小天蓬,獨本師羅漢未曾遺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