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中,將唐半偈摔在地下道:“好和尚呀,叫你徒弟來拿我!你今被我拿來,有何理說?”唐半偈在地下將身正一正,盤膝坐下,並不答應。妖怪看了轉笑道:“好和尚,我拿你來是要吃你,不是請你來看經唸佛。你這等端端正正坐著,假充佛菩薩體面,難道我就饒了你不成!”唐半偈只不做聲。妖怪本意,拿來就要吃他,見他元神聚而不散,難以動手,因想道:“待我細細將佛法盤問,他若說差,先打得魂飛魄散,便好吃了。”手提著藤鞭,指定唐半偈喝道:“你既做和尚,就是佛門弟子,佛家的事自然知道。我且問你,還是有佛還是無佛?答應得來便罷,答應不來只是一鞭!”唐半偈只不答應。妖怪道:“這種事,你這遊方和尚料不知道,且饒你打。再問你,你們和尚開口便念南無佛,既是南邊無佛,為何觀世音菩薩又住在南海?”唐半偈只不答應。妖怪又問道:“佛既清虛不染,為何《華嚴經》又盛誇其八寶莊嚴,思衣得衣,思食得食?”唐半偈只不答應。妖怪又問道:“吞針開好色之門,割肉取捨身之禍。佛家種種異端,有什麼好處?”唐半偈只不答應。妖怪見不答應,因說道:“你這和尚想是半路出家的,故這些古典全不曉得。你既要往西天去求真解,當年唐三藏取經之事,自然曉得的了。既行方便,若有真經,就叫孫行者、豬八戒、沙和尚三個徒弟去求未嘗不可,為何定要唐三藏曆這十萬八千里遠途,究竟為何?佛法又說慈悲,若果慈悲,就叫唐僧一路平安的往西方,為何叫他受苦?也不見十分慈悲。”唐半偈聽了他的言語,便閤眼默然全不答應。妖怪問得口乾舌枯,當不得唐半偈默不開口。正在無法奈何,忽聽洞外面吆吆喝喝叫拿妖怪,嚇得個妖怪躲在洞中聲也不敢張,氣也不敢吐。
卻說小行者與豬一戒,尋到嶺頭上,看見一片葛藤,知道妖怪的洞穴在裡面。小行者便用鐵捧去打,豬一戒便用釘耙去築。爭奈那葛藤是軟的,棒打到上面便隨棒打倒,急掣起棒時,那葛藤依舊牽纏如故;耙築到上面又不痛不癢,欲收耙時,九個耙齒轉被葛藤糾住,收不回來。急得個呆子暴躁如雷,大嚷大罵道:“妖怪,弄你孃的軟腳索在此絆我!”盡力將葛藤扯斷,急欲再築,又被絆住。小行者看見道:“兄弟,不是這等築。且住手,與你商議。”豬一戒果然住了道:“哥呀,有甚商量?”小行者道:“我聞得是硬難煞軟,我們的鐵捧、釘耙俱是硬的,他這葛藤枝葉是軟的,如何弄得他過!我們只尋著他的硬根一頓斫,斫倒硬根,這軟枝條便無用了。又聞得:一落言語,便惹葛藤。我與你這等吆吆喝喝,葛藤一發多了。我們如今只閉著嘴,使葛藤纏我們不著,包管一砍就斷了。”豬一戒聽了道:“閉著嘴固高,只是氣悶得慌!但不知硬根在何處?”小行者道:“只揀枝幹粗處一路尋去,自然尋著。”豬一戒依言,將嘴緊緊閉了,跟著小行者,只揀大枝幹隨彎就曲一路尋來,直尋了半里多路,方尋著一個大盤根,足有丈把多大,上面橫條曲幹纏結一團。小行者知道是根在此,忙用鐵棒將上面的枝葉撥倒在半邊,因向著豬一戒努努嘴。豬一戒會意,也不言語,舉起釘耙來,不管好歹,照著盤根盡力往下一築,掣出釘耙來,那根早已半邊離土,再復加兩築,那根邊豁喇一聲已被築斷,倒在半邊,根下面早露出一個大洞來。小行者看見歡喜,因分付豬一戒道:“你好生在洞口把守,待我跳入洞去看看,若是妖怪逃出來,定要捉住,不可放走。”豬一戒道:“這個自然。”小行者因將身一縱,跳入洞中。只見唐半偈低眉閤眼,端端正正盤著雙膝坐在地下,卻不見妖怪。因叫一聲道:“師父,我來了!那妖怪在何處?”唐半偈聽見是小行者聲音,方開眼道:“妖怪想是躲往後洞去了。”小行者提著鐵棒趕進後洞去。
原來那妖怪聽見小行者二人尋將來,嚇得心驚膽戰,初還倚著葛藤纏緊尋不進來,後聽見葛藤斬斷,慌得手腳無措,只得躲到後洞,現了獾子的原形,沒命的往地下亂鑽。誰想地下得了金氣,十分堅硬,再鑽不進去。鑽來鑽去,只鑽了一個深坑,將身伏在裡面。小行者趕到後洞來尋妖怪,不期後洞黑暗看不見,只將鐵棒東西上下亂搗,恰好一棒正撅著妖怪。那妖怪忍痛不過,大叫一聲,往前洞就泡,小行者隨後緊趕。妖怪急了,要逃性命,又看見洞口大亮,葛藤盡倒,只得負痛往洞外一跳。誰知豬一戒緊緊守著洞口,看見一隻獾子跳出來,知是妖怪,舉起耙來將頭一築,急掣耙看時,早已九孔流血,嗚呼死矣!小行者忙到洞口問道:“妖怪可曾拿住?”豬一戒道:“拿便拿住,只是不活的了,不知師父可在裡面?”小行者道:“在裡面。”豬一戒道:“既在裡面,妖怪已死了,何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