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點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二字倒也合我佛門機旨,只是名字外人不便呼喚,我再與你起個僧家的俗號何如?”孫小聖道:“我原也有個俗號。”唐半偈道:“俗號什麼?”孫小聖道:“我老祖當年鬧天宮時,曾封齊天大聖,我欲繼其志,故又叫做齊天小聖。”唐半偈道:“此等狂妄之號,非我僧家所宜。你老祖當時歸佛教時,也有個俗號叫做孫行者;你既是他一派,以後只以小行者稱你何如?”孫小聖大喜道:“好好好!當時通臂仙原叫我起個俗號,我說,我又不求經,起他做甚?今既跟師父去西天求解,師父叫我做小行者,又不忘老祖,又不僭老祖,甚是合宜。”唐半偈見他說話爽直,也是喜歡,因問道:“佛家第一戒是打誑語,你方才說從東勝神洲花果山來,這東勝神洲到南瞻部洲相去半天,你怎麼來得這等快?莫非是打誑語!”小行者笑道:“那下八洞神仙尚誇嘴說:‘朝遊北海,暮宿蒼梧。’這幾步路兒打什麼緊,還要打誑語?”唐半偈聽了似信不信,又說道:“明日聖旨下了,就要起身去,你還有甚牽掛麼?”小行者笑道:“老師父也忒婆子氣,既做了你的徒弟,便死心塌地跟你,要去就去,還有什麼牽掛?”唐半偈聞言大喜,引他進去過了一夜。
到次日,憲宗差內臣齎了許多衣帽鞋襪、乾糧食物之類來賜他,又是中書寫的一路通關文碟、與如來求解表文並一路地方程途的冊子,又著太僕寺選了一匹良馬,又在洪福寺選了兩個精壯僧人,以為隨從,又命欽天監選了吉日啟行。唐半偈謝了恩,將衣帽鞋襪帶得的受了一兩件,兩個隨從僧人退還,道:“昨日已收了一個徒弟了。拜佛求解本該步行,但恐山遙水遠,這匹馬是要用的。”就叫小行者去收管。一面託內臣回奏,依吉期即行,內臣去了。小行者將馬牽到唐半偈面前,說道:“這樣馬有甚用處?如何走得許多路到得西天?”唐半偈道:“方才太僕官說是選來的良馬,怎說沒用?”小行者將手在馬脊上輕輕地一撳,那匹馬早伏倒在地,爬不起來。唐半偈著驚道:“似此如何去得?只得再奏皇上,叫太僕另換。”小行者道:“凡間之馬,不過如此,就換也無用。”唐半偈忽想起來道:“我聞得八部天龍因變馬馱旃檀佛,求經有功,故後得歸真證果。這等看起來,這些凡馬果是去不得,又好拚著步行了。”小行者道:“老師父你雖存佛性,尚未具神通,如何走得這許多路?”唐半偈道:“我也自知難走,但世間哪有龍馬?”一面說早不覺雙眉緊蹙。小行者道:“老師父且莫愁,要龍馬也不打緊。”唐半偈道:“就是長安豪俠以千金買駿,一時也不能有,何況龍馬?怎說不打緊!”小行者道:“若在他人果是甚難,只因四海龍王都與我相好,等我去問他有多的龍討一條來,變匹馬與師父乘坐,就當我拜師父的贄見禮可好麼?”唐半偈變了臉道:“此乃拜佛求解的大事,又是帝王敕命,你怎敢說此戲話取笑!”小行者道:“我履真志志誠誠為師父算計,怎麼說是戲話?師父不信,等我去討了來,方見我老實。”說罷,將身一縱,早已不知去向。唐半偈看見,又驚又喜。正是:
秋水難言海,冰蟲但語寒,
不知天上士,猶作世人看。
卻說小行者將身一縱,竟至東海。他是熟路,捏著避水訣竟分波逐浪而來,看見巡海夜叉,大叫道:“快去通報!說我齊天小聖孫履真來拜望你大王。”巡海夜叉聽了,忙跑入水晶宮稟知老龍王敖廣道:“大王,不好了!那尖嘴毛臉的孫小聖又來到宮門外了,要見大王。”老龍王著驚道:“他又來做什麼?”忙迎入宮中坐下,因問道:“一向聞得小聖受了老大聖之教,收心在山中靜養,不知今日為何有閒情到此?”小行者笑道:“我收心靜養,老鱗長為何也知道?”老龍王道:“忝在鄰比,怎不知道?”小行者道:“正為收心,收出不好來了。”老龍王笑道:“小聖又來取笑了。收放心乃聖賢美事,怎麼倒不好?”小行者道:“一向心未收時,要上天便上天,要入地便入地,無拘無束,好不自在。自受了老大聖之教,要成什麼正果,如今倒弄得有管頭了。”老龍王道:“要成正果,有了管頭,莫非也象老大聖取經的故事麼?”小行者道:“老鱗長忒也聰明,一猜就猜著了。只因我老大聖與唐佛師求來的三藏真經被世人解差了,墮入邪魔。唐佛師不勝憤恨,近已現身顯靈將經封了。說我佛尚有真解,必要遣人求得真解來,方許解真經。故憲宗皇帝特差唐半偈師父去求,我老大聖又愁他獨身難行,故用術法將我小孫送與他做個徒弟,所以說有管頭。”老龍王道:“這等說來,小聖恭喜!入了佛教有師父了。既有師父,就該隨師西行,為何有閒工夫到我這東海來耍子?”小行者道:“哪有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