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部分 (第1/4頁)
千頃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著名的100個管理定律點評
第一章:管人用人育人留人之道
企業的競爭,歸根結底是人才的競爭。人才是企業的生命所在,如何管好人才、用好人才、培養和留住人才,則成為企業在激烈的競爭中成長髮展的關鍵。
1。 奧格爾維定律 :善用比我們自己更優秀的人
提出者:美國奧格爾維。馬瑟公司總裁奧格爾維。
點評:如果你所用的人都比你差,那麼他們就只能做出比你更差的事情。如果我們每個人都僱用比我們自己都更強的人,我們就能成為巨人公司。
2。 光環效應:全面正確地認識人才
提出者:美國心理學家凱利(H。 Kelly)
點評:如一個人最初被認定是好的,則他身上的其它品質也都被認為是好的,有似“愛屋及烏”的原理。它指個人在敬仰、愛慕他人過程中所形成的誇大了的社會認知。光環效應在愛情和偶像崇拜中最明顯。
3。 不值得定律:讓員工選擇自己喜歡做的工作
提出者:
點評:不值得定律最直觀的表述是,不值得做的事情,就不值得做好,這個定律似乎再簡單不過了,但它的重要性卻時時被人們疏忘。不值得定律反映出人們的一種心理,一個人如果從事的是一份自認為不值得做的事情,往往會保持冷嘲熱諷,敷衍了事的態度。不僅成功率小,而且即使成功,也不會覺得有多大的成就感。
因此,對個人來說,應在多種可供選擇的奮鬥目標及價值觀中挑選一種 ,然後為之奮鬥。選擇你所愛的,愛你所選擇的,才可能激發我們的鬥志,也可以心安理得。而對一個企業或組織來說,則要很好地分析員工的性格特性,合理分配工作,如讓成就欲較強的職工單獨或牽頭完成具有一定風險和難度的工作,並在其完成時,給予及時的肯定和讚揚;讓依附欲較強的職工,更多地參加到某個團體中共同工作;讓權力慾較強的職工,擔任一個與之能力相適應的主管。同時要加強員工對企業目標的認同感,讓員工感覺到自己所做的工作是值得的,這樣才能激發職工的熱情。”
4。 蘑菇管理定律 :尊重人才的成長規律
提出者:
點評:蘑菇管理是許多組織對待初出茅廬者的一種管理方法,初學者被置於陰暗的角落(不受重視的部門,或打雜跑腿的工作),澆上一頭大糞(無端的批評、指責、代人受過),任其自生自滅(得不到必要的指導和提攜)。相信很多人都有過這樣一段蘑菇的經歷,這不一定是什麼壞事,尤其是當一切剛剛開始的時候,當幾天蘑菇,能夠消除我們很多不切實際的幻想,讓我們更加接近現實,看問題也更加實際。
一個組織,一般對新進的人員都是一視同仁,從起薪到工作都不會有大的差別。無論你是多麼優秀的人才,在剛開始的時候,都只能從最簡單的事情做起,“蘑菇”的經歷,對於成長中的年輕人來說,就像蠶繭,是羽化前必須經歷的一步。所以,如何高效率地走過生命的這一段,從中儘可能汲取經驗,成熟起來,並樹立良好的值得信賴的個人形象,是每個剛入社會的年輕人必須面對的課題。
5。 貝爾效應: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脫穎而出的機會
提出者:英國學者貝爾
點評:貝爾天賦極高。有人估計過他畢業後若研究晶體和生物化學,定會贏得多次諾貝爾獎。但他卻心甘情願地走了另一條道路——把一個個開拓性的課題提出來,指引別人登上了科學高峰,此舉被稱為貝爾效應。這一效應要求領導者具有伯樂精神、人梯精神、綠地精神,在人才培養中,要以國家和民族的大業為重,以單位和集體為先,慧眼識才,放手用才,敢於提拔任用能力比自己強的人,積極為有才幹的下屬創造脫穎而出的機會。
6。 酒與汙水定律:及時清除爛蘋果
提出者:
點評:把一匙酒倒進一桶汙水,得到的是一桶汙水,如果把一匙汙水倒進一桶酒,得到的還是一桶汙水,這就是酒與汙水定律最直白的表達。在現實中,在任何組織裡,幾乎都存在這樣的人物,他們存在的目的似乎就是為了把事情搞糟。最糟糕的是,他們像果箱裡的爛蘋果,如果不及時處理,它會迅速傳染,把果箱裡其他蘋果也弄爛。“爛蘋果”的可怕之處,在於它那驚人的破壞力。一個正直能幹的人進入一個混亂的部門可能會被吞沒,而一個無德無才者能很快將一個高效的部門變成一盤散沙。組織系統往往是脆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