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陳誠出生於浙江青田,也是黃埔一期的學員。蔣介石與這個老鄉構成深刻印象,純屬一次偶然的機會。一天夜裡,蔣介石查夜,發現一扇窗戶還透著微弱的燈光,推門進去,發現是炮兵區長陳誠在讀《三民主義》一書。次日早操完畢,蔣介石宣佈:炮兵區隊長陳誠發奮刻苦,精神可嘉,特提升為少校炮兵隊長,以資鼓勵。陳誠既驚喜又激動。這一偶然的機會,成為決定他命運的一個起點。從此,陳誠與蔣介石的事業緊緊聯在一起。
湯恩伯是浙江武義縣人,早期留學日本,在明治大學法科主修政治、經濟。但他醉心於軍事,對法科並不感興趣。後棄學回國到軍閥孫傳芳下屬師長陳儀那裡請求資助,再渡日本入陸軍士官學校。回國後在陳儀部任職。陳儀在北伐期間投靠蔣介石後,把湯舉薦給蔣,此後,成為蔣介石的紅人。
這三人掌握著國民黨勢力最大,武器最先進的軍隊。
特務系統有戴笠、毛人鳳等,整個特務系統都是浙江人的天下,以至於廣東人鄭介民和湖南人唐縱,簡直無法在特務系統開展工作。黨務系統中陳果夫、陳立夫兄弟掌握黨務大權,是“蔣、宋、孔、陳”四大家族中的一個家族,他們忠誠地輔佐蔣介石的統治,一直追隨蔣介石敗逃到臺灣。
2.利用同鄉關係,籠絡國民黨中的要員。
國民黨員中地域分佈很廣,有的早年跟隨孫中山鬧革命,名聲和地位都很高。蔣介石為了籠絡這些大老們,充分利用別人講究鄉情的心理,在涉及到這些人的家鄉事務時,徵求他們的意見,照顧他們的利益。
在國民黨元老中,于右任和蔣介石的合作時間最長,雖然中間發生過幾次插曲,但兩人基本是合作的。于右任是陝西人,在國民黨南京政府中擔任監察院長。蔣介石就充分利用他在陝西人中間的影響,在處理陝西事務,安排陝西官員的時候,經常徵求于右任的意見。于右任被蔣介石信任,又被經常叫去商討陝西的情況,所以陝西人也將與于右任的接觸,作為攀附蔣介石的捷徑。
1930年中原大戰期間,當時于右任的舊部楊虎城對馮玉祥作戰非常勇猛,後來更是親自率領軍隊,孤軍深入,直搗陝西,截斷了馮玉祥的後路,加速了北軍的瓦解,蔣介石升楊為第十七路軍總指揮。為使楊脫離馮而投靠蔣介石,蔣利用於右任與楊的關係,勸說楊服從中央,而楊當時能夠對蔣介石有所信任,也是因為于右任在陝西人中有威望。以後,凡是關於陝西的人事安排,蔣介石都首先徵求于右任的同意,方才公佈,例如楊虎城、邵力子、孫蔚如擔任陝西省主席,都是事先告知于右任,得到于右任的同意後決定的。
西安事變後,由於于右任與陝西的特殊關係,大家都認為于右任是解決西安問題的重要人選。於是南京政府組成“西北宣慰團”,由於右任宣慰使,趕赴西安,疏通關係,以求達到放蔣的目的。
于右任有感於蔣介石對自己的信任,決心利用他的陝西人身份,擔當起此重任。他說:“中央命我入陝,因思東北與西北之將領子弟,情同骨肉,使我動無窮之感念。”他給楊虎城發電,要求“我奉命入關,盼派人見我一面詳言也”。當時楊虎城只希望于右任以私人身份入陝,于右任被擋在洛陽。儘管如此,于右任還是為蔣介石的被釋放做了貢獻,這是蔣介石始終信任於右任,並讓其擔任監察院長長達數十年的一個原因。
術篇第44節 編織關係網(2)
3.利用地域之間的矛盾,分化瓦解對手。
同鄉關係具有自我封閉性,容易造成地域矛盾;而且同鄉是一個幾乎可以無限分解的圈子,在全國範圍,同省是同鄉,在一個省的範圍,同縣是同鄉,以下還可以細分。因不同的同鄉關係,造成地域矛盾,特別是容易形成政治上的小派別、小集團,而同鄉關係是一種表徵,其內在聯絡紐帶,那還是利益關係。蔣介石正是利用同鄉關係,特別是因為同鄉關係所產生的利益集團之間的利益關係。他在分化瓦解地方實力派別的時候,特別注重利用對方集團不同籍貫人們之間的矛盾。
在蔣桂戰爭期間,蔣介石成功利用桂系地域之間的矛盾,達到打敗桂系的目的。當時,桂系擁有30萬大軍,大部分是廣西人,也有相當部分是湖南人,他們是在桂系進入湖南時,湖南的一部分軍隊投降的。湖南人進入桂系當兵,有一種客居他人屋簷下的感受。廣西人的老鄉觀念很強,對湖南人持排擠態度,這種排擠在高層表現得不是那麼明顯,但在軍隊中下層則十分明顯。蔣桂戰爭之初,湖南唐生智給蔣介石出了一個主意,就是要利用桂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