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翅難飛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祝賀生日的一封親筆信,內隊條幅,是蔣介石親自手書的“自強不息”四個大字,另外附6000元支票一張,作為賀禮。張治中收到信件,自然非常感動。後來他坦陳自己與蔣介石的關係時說:“對那獨夫異樣忠誠。”
四是照相留存,籠絡朋黨。蔣介石是靠黃埔軍校起家的,深知維繫校長與學生之間的關係的重要,同時,還要保持校長的尊嚴。若送錢物,顯得關係有失身份。他採取了既能讓他與學生的紐帶連線更緊,又不失身份,他經常與他們在會面時合影,贈送照片這種方式,給人“面子”,顯示親疏。這種習慣後來一直保持下來,即使成了最高統治者,也還是要這樣做。比如,在抗日戰爭時期,蔣介石成立了中央訓練團。每期結業,他都要接見受訓人員,與大家合影,每人贈送一張蔣親筆題字的照片。可別小看這張小小的照片,對於受此殊榮者來說,是政治資本,對於蔣介石來說,是維繫嫡系的信物,或者說是“虎符”。
評析:
小恩小惠,被作貶義詞用,意指小氣。蔣介石在政壇以“小恩小惠”拉攏、收買人心,是一種公關術,其中雖有“詐”的成分,但運用得比較圓熟得體,一是區別對待,投其所好,不同的物件,不同的需求,給不同的禮物,既節約資源,又能達到他的目的。二是重在“情”字,禮物雖然不大,寓意深刻,態度顯得真切,“感情”投資易與受禮者產生“情感”共鳴。三是虛虛實實,比較文雅,雙方都覺得體面,得到“面子”。
蔣介石慣施小恩小惠,收到了一定效果。但他完全是以此籠絡人心,為其培植死黨對自己的忠心,鞏固自己的獨裁統治服務的。其從本質上作為反動政權的代表,勾心鬥角、爾謔我詐是他的內部壯舉爭的更常用權謀。因而最後落得失敗、眾叛親離,是其必然結局。
術篇第51節 武夫治國(1)
對最高當權者而言,國事萬千,日理萬機,但未必要事必躬親。想成功者最主要的是做兩件大事,一是出主意,二是用幹部。蔣介石當權時在用人的問題上頗下工夫,煞費苦心,有一套獨特的馭權用人術,其用人原則是,以我劃線,跟我者用;保持距離,親而防近;用人必疑,疏而不遠;提防尾大,以“專”制權,等等。他正是依靠這一套馭權用人術,使其網羅的文臣武將們為蔣家王朝賣命。
武夫治國,離不開文臣輔佐
常言道馬背上打天下,但不能馬背上治天下,武夫治國,需要文人張膽。蔣介石深明此理。他深知,憑著槍桿子打下天下,但不能僅僅靠槍桿子鞏固天下、治理天下。
事例:
蔣介石在奪取最高權位的過程中,就極力網路有作為的知識分子,建立起由自己掌握的國家政權。成為最高統治者後,他在提拔重用黃埔軍校門生的同時,注意選用一批有才華的知識分子,這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蔣介石治國的能力。
蔣介石重用的知識分子不少,若加以歸類,大體上有這樣幾種:
一是高階幕僚。這批人員專門為蔣介石寫文告,處理日常事務,負責資訊的整理和傳達等,當然也包括出謀劃策。在這一人群中,要數陳布雷、徐道鄰等人最具有代表性。
陳布雷,原名訓恩,字彥及,浙江慈溪人,1890年生於一個茶商人家。他早年想透過獲取功名的途徑走仕途之道,因其天資聰慧,熟讀經書史籍,學習新學,鄉試有名。一個偶然的機會使他步入報業。
1911年,他畢業於浙江高等學堂,同年途經上海,寄居在《天鐸報》。當時因在《天鐸報》任職的戴季陶結婚請假,請他代理。因展現出舞文弄墨的才華,所以被報社正式聘用為撰述記者。此時辛亥革命爆發,上海各報因懼怕清廷,多稱起義軍為“逆軍”,但《天鐸報》傾向起義軍,以“革命軍”相稱。陳受命撰寫社論,連日奮筆撰書,以“佈雷”署名,鼓吹反清革命,張揚革命正氣。“佈雷”二字原是高等學堂的同學給他起的外號,因那時他面頰圓滿,大家戲稱他為“麵包孩兒”,由英文的麵包一詞Bread音譯而成,而他的原名卻日漸被人淡忘。他在報社奉職,曾向當時主掌《民立報》的著名革命黨人宋教仁請教,自此兩人有密切的交往。在《天鐸報》工作的時間雖然不長,但這對陳布雷職業選擇和基本政治傾向產生了重要的影響。
1912年南京臨時政府成立後,孫中山發表第五篇《告友邦人士書》,初稿是英文,外交總長王寵惠自南京帶到上海,苦於無人翻譯,難以見報。陳布雷看了這一文稿後,一揮而就。同年他回到自己的家鄉在一箇中學任教。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