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創新能力和堅持不懈的勤奮毅力,尊重他們的創造,保障他們的權益,農村改革才能取得強大的動力。
改革開放30年後,人們再次把關注目光投向農村,並從這裡開始新一輪改革的攻堅,最終的獲益者,將不分城鄉,不論地域,而是屬於每一箇中國人。
在2009年,中國繼續加大對“三農”的各項補貼力度,提高糧食最低收購價格,實施“家電下鄉”、“汽車下鄉”等多項支農惠農政策,促進農民增收。這一年中國農民人均純收入首次突破5000元大關,實際增幅6%以上,繼
續保持增糧增收勢頭,實現了“三農”的持續穩定發展。
2010年,中央“一號檔案”仍涉及“三農”,如此一來,這是中央連續第七
年以“一號檔案”的形式關注“三農”問題。至此,在21世紀前十年間,從2004
年開始,中國“三農”的基礎性地位得到了持續、有效的鞏固和加強,中國農民的命運
第一部分 第50節:國脈(25)
開啟了一個不同以往任何歷史時期的嶄新階段。
第二節蒸蒸日上
我們的休假年代
鄉下人的好日子在步步高昇,而城裡人從一開始就比鄉下人過得舒坦。當享受完1999年國慶50週年慶典所帶來的激動和喜悅之後,城裡人發現接下來一週的時間都不用去上班了。
國慶50週年之前,1999年9月18日,時任國務院總理的朱鎔基簽發《全國年假及紀念日放假辦法》,規定春節、勞動節、國慶節和新年為“全體公民假日”。其中春節、勞動節和國慶節為三天(元旦為一天),加上調整的前後兩個雙休日,就形成了每年3個連續7天的長假。
一下子就休息這麼長時間,勤勞慣了的中國人有些適應不過來。在市場經濟之前,人們幾乎沒有休假的概念。那時工作第一,既沒時間也沒錢來休假。特別是在缺衣少食的年代,在更多的中國人看來,人生來就是為了工作,都把工作、勞動視為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即使做不了更多的工作,也不能閒下來,好像那樣就會顯得“懶惰”了。
1995年之前,中國人都在按照傳統的方式休假——每週工作六天休息一天。到了1995年5月,中國開始實行雙休日製度,每週工作5天,休息兩天。雙休日是對中國人傳統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的第一次衝擊。到了1999年9月,中國又推出了“7天長假”休息制度,使中國人每年的法定休息日達到了114天,幾乎每年有將近1/3的時間都在休息。這對中國人的生活觀念和生活方式又是一次更大的衝擊。
即使是不習慣,但還是有不少人想出去走一走。在1999年國慶第一個長假到來時,席捲全國的假日旅遊熱潮令各方都始料不及。第一個長假裡竟然有2800萬人次出遊;這似乎還不顯山露水,到了2000年春節長假,有2000萬人出去旅遊;到了2000年的“五一長假”,出遊的人數達到了破紀錄的4600萬。八達嶺堵車7小時;華山遊客被擠得動彈不了;泰山一天接客量達到創紀錄的5萬人次;張家界的遊客找不到住處,跑到市政府要求解決到了2000年的“十一長假”,外出旅遊的人數達到了5980萬。
所有的休閒旅遊場所都人潮湧動,人們盡情地享受假日的狂歡。每年這個時候人們連問候方式都變了,“吃了沒有”被“去哪兒玩了”代替。這讓人們發現,人生中除了工作之外,還有另一種休閒娛樂的價值,它讓人更放鬆、更自由、更體現自我個性和價值。原來的意識觀念在不知不覺中被改變——人不是工作機器,相反,工作只是為了更好地生活。
閒暇時間的增多,豐富了人們的生活內容,提高了人們的生活質量。與此同時,人們的休閒消費能力也在不斷提高,用於餐飲、購物、旅遊、健身、娛樂等方面的消費與以前相比大幅度增加。僅在1999年國慶第一個長假,旅遊綜合收入就達到了141億元;2000年“五一長假”旅遊總收入達到181億元,“十一長假”達到230億元。
由於週末和節假日本來就是商業消費的集中時間,7天長假更是旅遊、交通和商業集中消費時段,人們瘋狂地購物、旅遊、娛樂。從那時起,在每個長假裡,商家們都是賺得“盆滿缽滿”。商家們驚奇地發現,原來7天長假裡面竟然蘊藏著這麼多的“黃金”。每個長假掀起的旅遊消費熱也逐漸成為中國經濟生活的新亮點,這時7天長假有了一個新的名稱——“黃金週”,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