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部分 (第3/4頁)
撲火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例,每將傳之後也有一段以〃孫子曰〃開頭的評語,將續收的40名將帥傳記編成四卷本的《百將傳續編》。其卷目如下:
卷之一:梁王彥章、唐周德威、郭崇韜、宋曹彬、曹翰、王全斌、潘美、曹瑋、李繼隆、尹繼倫。
卷之二:狄青、種世衡、郭逵、王韶、种師道、宗澤、岳飛、韓世忠、張俊、劉錡。
卷之三:吳玠、吳璘、李顯忠、楊存中、王德、王彥、劉子羽、魏勝、李寶、趙方。
卷之四:孟宗政、孟珙、杜杲、餘玠、趙範、趙葵、曹友聞、史天澤、伯顏、張弘範。
明萬曆年間出現趙光裕評本,全稱是《新刊官校批評正百將傳十卷》,著錄為東光張預公立集,東浙趙光裕克榮評。
此本在原本上增加了眉批。之後,又出現《正續百將傳評林》,一稱《正續百將傳節評》,題宋東光張預集錄,明六安張澡節評。所謂節是指對於〃傳中無關於大體者節而刪之〃(《鍥〃百將傳節評〃引》),所謂評是指張澡的評語,附在原評語之後,並另起一段,均以〃平曰〃開頭。張澡,字子新,號陽泉,明代六安人。襲職六安衛指揮,積功至參將,先後駐浙江十年,御倭有戰功,授徵蠻將軍印。曾鎮粵西,尋以南京都督致仕。他〃文武並用,翩翩有古儒將風。〃(《鍥〃百將傳節評〃引》)所以,他節評的《百將傳》,〃節則簡,簡則不濫;評則核,核則不晦;俾後學一展卷間道善敗如別蒼索,不至於按圖索驥焉。其功倍於作者多矣,詎徒述焉已哉!〃(《鍥〃百將傳節評〃引》)明天啟三年(1623年)陳元素編出《名將傳》,所收名將逾百人。它雖然源於張預《百將傳》,但從內容到書名都有了很大變化,當是另一部獨立的兵書,將另文介紹。
第三節將鑑論斷
今存本及《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記載的兩淮鹽政採進宋麻沙本均題宋戴溪少望撰。《宋史》有戴溪傳,為淳熙進士,開禧時官太子詹事,以龍圖閣學士致仕卒,紹定間追諡文端,學者稱岷隱先生,著有《春秋講議》等。然而該書自序題宋紹興辛酉(1141年),當成書於1141年,此距戴溪登第時間甚遠,是否為該書作者,《四庫全書總目提要》提出疑問:〃考沈光作戴溪岷隱春秋傳序,稱其字曰少望,則此書當為溪作。然溪以淳熙五年登第,開禧中尚官資善堂說書,而此書自序,題紹興辛酉,為高宗十一年,下距其登第之歲三十八年,距開禧元年更六十五年,溪不應如是之老壽,疑別一人,其名偶與溪字同也。〃戴少望撰《將鑑論斷》的目的,《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認為:〃大抵多為南渡後時事而發,如第一條詆孫武之徒能滅楚,終於恃強以亡吳,蓋隱以比金兵破汴之事;第二條稱范蠡能復吳仇,為春秋大夫第一,則又隱激諸將恢復之心,而耿弇一條,竇憲一條,尤三致意焉。大旨主於尚仁義,賤權謀,尊儒者,抑武臣。〃其自序對撰寫該書的目的講的更加清楚,指出:〃三代而下,為將者計功不計德,任將者擇才不擇行,文武之道於是分裂,而仁義詩禮之師殆十未一二也。嘗取春秋迄五代諸將行事得失之概,折衷以理而論述之,凡一百篇,目曰:《將鑑論斷》。善者可法,惡者可戒,皎然明白,如指諸掌,所冀後人觀往以知來,選而入之,推而廣之,損其有餘,抑其太過,而勉其不及,孝於親而忠於君,勇於義而忠於禮,崇廉恥謙遜之風,杜乘爭凌犯之釁,知柔知剛,知弱知強,可以養心,可以修身,可以利國,可以便民,可以保功,可以全名,可以居安,可以臨危,可以守常,可以應變,進退去就,辭受取捨,無施不可而期於合理,不專詭詐,果敢馳騁行陣而已矣。至若歷代華夷之盛衰,用兵彼己之勝負,商榷評訂亦具載焉。噫!區區論述之意,欲以少補於世,世必有能詳之者矣。〃《將鑑論斷》又稱《將鑑博議》,或《歷代將鑑博議》。
《四庫全書總目提要》稱:〃明武定侯郭勳嘗重刻之,前有正德十年達賓序,題曰《將鑑博議》,與宋版不同。考《永樂大典》,已引為《將鑑博議》,則其來久矣。〃今存清康熙三十年朝鮮刻本亦題《將鑑博議》。據考《宋史藝文志》始即改題《歷代將鑑博議》。今存明刻(殘)、明抄本仍題《將鑑論斷》,說明元明以後兩種名稱並用。
《將鑑論斷》十卷,共百篇,收錄自春秋孫武迄五代郭崇韜九十四人,明抄本和《四庫全書總目》著錄的兩淮鹽政採進本收錄九十三人。其中韓信等六人分上下篇。全書卷目如下:
卷之一戰國(注:應為春秋戰國):孫武、范蠡、田穰苴、孫臏、吳起、樂毅、田單、趙奢、廉頗、李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