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米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先的個人關係,變成了不受個人情感影響的制度形式。
最後,清初諸帝也像他們以前的遼、金、元代的皇帝那樣,接過儒家的術語、方式和思想,將其用於擁戴和維護政治權威,而這也正是儒家那套東西的本意所在。他們提倡讀經書、尊祖先,用國家大典向孔子隆重致祭,在口頭上和書面上大談其“五道”(就如同三個世紀以後日本人在“滿洲國”所幹的那樣),讚揚儒家美德,並接受王者以其德治天下的思想。早在他們人關10 多年以前,他們就在瀋陽設立了一個模仿北京的雛型民政管理政府。他們正式成立了明政府所持有的六部和其他機構,並以滿、蒙、漢人居官任職。在他們人關接受天命時,他們已充分準備好怎樣來解決他們的基本問題,即如何按漢人方式來實行統治,但又保持滿人的本色。
若干條件幫助他們取得這一成就。首先,他們不像蒙古人,西面沒有龐大的帝國要他們分心,只要一心注意最重要的中國問題就行了。他們既然來自南滿邊陲,並非來自蒙古草原,就毋需跳越草原與農耕地之間的文化鴻溝。早期兩位皇帝印年生氣勃勃的漫長統治,提供了堅強的行政領導:康熙皇帝(l662…1722 年在位)和乾隆皇帝(1736…1796年在位)都是勤奮求治的君主,他們通常每天黎明接見大臣,專心攻讀經籍,巡視帝國各地,保持強有力的個人統治。
滿人用以保持其皇朝活力的種種方法是很值得研究的。為保持他們這個種族集團的本色,他們封閉老家,不讓漢人移人,並將北滿作為狩獵地,置於漢人農業經濟之外。為了阻止漢人從南滿北移,他們築了一條几百英里長的柳柵(兩旁植柳的一條大溝)來標明邊界,不讓漢人逾越擴張。他們把滿洲組織在一個滿族軍政府的治下。儘管荒年有漢族墾戶定期流人,但總的說來他們限制了漢人的進一步移殖。在漢人所居南部盆地以北的滿洲,直到19 世紀仍是人煙稀少的真空地帶,成為俄國和日本帝國主義者垂涎的戰利品。
除了這種地理基礎之外,滿人還想用保持純種的辦法來圖久存。他們禁止漢滿通婚,鼓勵維持兩族的習俗差異。例如滿族婦女毋需纏足,滿人不得經商或從事勞動。他們用黃教的宗教體系來儲存滿人的氏族組織。滿人在各戰略地點駐紮各旗衛戍部隊,來維持他們對中國的軍事控制。各大城市滿人分別設立的軍區裡的駐防軍,代表後備兵力。唯一準許存在的漢軍是省防軍,主要用於巡查釋道和防止匪患,但缺乏進攻戰的任何習11 練。
為了保持堅強的領導,開國之初的幾代清帝,規定皇室公侯可以享傣祿財富,但不許成為擁地態唯的一方之主。他們都留在北京,不讓掌握實權。他們用一切辦法來防止女人和宦官擅權,因為這樣的歷史禍患常引起官廷政變。
在對中國的民政管理上,滿人採用了一種雙重任命制,即同時委派滿、漢官員掌管重要職務。喬納森? 斯彭斯曾經指出,起初他們依靠來自南滿的漢族盟友,這些人通常入了旗或者是家臣僕役,是特別可靠、特別忠於滿人的。其結果是由一個能幹的漢人做實際工作,由一個忠誠的滿人監視他。在京城裡,滿人多於漢人,但在各省,漢人官吏佔絕大多數。為了吸收最能幹最有前途的漢人給他們效勞,滿人注意使考試製度繼續實行,把它辦理得儘可能受人重視,儘可能行之有效。為了使那些由考試製度選拔出來的漢族學者能消磨他們的精力,滿族皇帝成為文學工作的偉大讚助人,並主持龐大的圖書考證和編纂計劃。斯彭斯把康熙皇帝描寫為一個“有豐富好奇心”的人。他像英國的約翰遜博士和法國百乎全書派的學者那樣,主持編成一部著名的字典和一部含有5020章的大百科全書《佩文韻府》。他那偉大的後繼人乾隆皇帝發起編輯《二十四史》 以及集中國文獻之大成的《四庫全書》。這套巨集裡有3462部著作。它卷帙太多,不便印刷,隻手抄了七份。光是刊印的目錄就達92 章之多。
透過這項龐大工程,清廷實際上進行了一次文字清查(文學上的“宗教裁判”)工作,其目的之一是取締一切非議外來統治者的著作。編纂人在搜求珍本和全整文字以編入這一大文庫時,也就能夠查出那些應予取締或銷燬的一切異端著作。他們出善價收集珍本,甚至挨家挨戶訪尋。該禁的圖書是研究軍事或邊務的著作以及有反夷狄之說的評議,而主要是那些頌揚明朝的作品。被禁的書籍共約2320 部。正如L?C?古德里奇所論證的,這是最大規模的思想統治。
從最近的研究又得知,由旗人和御前近侍組成的內務府在許多方面是平行於北京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