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眯著眼睛冷聲問道:“此話何意,難道是我少見多怪,無事生非?”
“小侄絕無此意,叔父多慮了。”李利臉不紅心不跳地接聲道。
“我多慮了?你是想說我多疑善變吧,何必遮遮掩掩,說得這麼好聽?”李傕眉尖一挑,冷言冷語地諷刺道。
李利聞言神情微變,隨即再次恢復平靜,依舊不喜不怒,鎮定自若。他當然聽得出,也看得到李傕是故意找茬挑釁,試圖激怒他率先發動攻擊。一旦他情緒激動不能自已,敢對自己叔父動手,那他李利好不容易積累起來的孝道仁義之名,頃刻間就會蕩然無存。而且,他還會被數十萬將士看作是無君無父、以下犯上的不孝不義之徒,偌大威名毀於一旦。
孝道,乃當世安身立命之本。
不孝之人,何以服眾,有何顏面立於天地之間?
而今兩軍三十餘萬將士,有誰不知道武威軍主帥李利是李傕一手帶大的親侄子,與父子無異。如果李利膽敢當眾率先對李傕動手。不管他是出於什麼原因,說破大天。還是他有失孝道,不忠不孝,不仁不義。雖說自古戰場無父子,但那也只是理論上的說辭。實際上,身體髮膚受之父母,養育之恩比天高、比地厚。數千年傳承下來的忠孝仁義,豈能棄之如履。
一句“戰場無父子”,豈能捂住天下悠悠眾口?
薑還是老的辣。
李傕不愧是領兵多年的沙場宿將,深知聲譽對於領兵將領的重要性,更懂得如何利用人心和軍心擊敗對手。不動聲色之下,他步步緊逼李利,百般挑剔。冷言冷語地企圖激怒李利。只要李利失了方寸,惱羞成怒。那他的策略就成功了。即便他技不如人,敗在李利手上也無所謂,因為他篤定李利不敢把他怎麼樣,自身性命安全無虞。
只可惜李傕小覷了李利的養氣功夫,錯把眼前的年輕人當做曾經圍著他打轉的毛頭小子。一番語鋒相對的較量之中,不管他如何挑剔找茬,甚至諷刺挖苦,李利依舊是風輕雲淡的平靜神色。泰然自若。
面對李傕咄咄逼人的尋釁,李利臉上的表情依舊沉著冷靜,因為他對李傕所使用的伎倆心知肚明。李傕想逼他就範的如意算盤顯然是找錯了物件,憑藉他腦海中的後世靈魂。被人訓斥和捱罵的本事早已練得爐火純青,就算李傕指著他的鼻子罵上一天,他也不會動怒,更不會激憤出手。
身為後世的軍人,從軍之中被上級領導訓斥,近乎是家常便飯。上級越是罵你,就意味著你的前途越是廣闊,晉升速度越快。若是無人問津,根本沒人搭理你,那就悲催了,冷板凳就是這麼來的。
兩軍陣前。
在李傕的怒斥聲中,李利坐在金猊獸王背上仰頭看看天上的太陽。但見烈日已然偏西,而今已是午後,再有兩個時辰,太陽就要落山了。
不知不覺中,兩軍對峙了大半天,三十餘萬將士已然是腹中空空,餓得前胸貼後背了。倒是騎兵胯下的戰馬把荒野上的青草啃掉不少,腳力未損,尚可一戰。
“叔父,小侄此番出陣不是要與你鬥嘴,更不是要和叔父對戰,而是前來勸說叔父罷兵言和的。”終於等到李傕口乾舌燥停下喘口氣的機會,李利煞有其事地朗聲說道。
“你說什麼,罷兵言和?”李傕神情驚愕地沉吟道。
李利頷首說道:“對,兩軍罷兵言和,避免這場無謂的廝殺!不過你我叔侄二人卻需要好好商討一番,如何共同執掌長安,如何平定天下。不知叔父有何高見?”
“哼,簡直是荒謬,異想天開!”李傕滿臉不屑地冷哼一聲,旋即雙眼灼灼地注視著李利,沉聲說道:“你若是真想兩軍罷兵言和,也不是不可以。只要你此刻當眾下馬認輸,宣佈武威軍併入西涼軍,交出天子和太后即可!怎麼樣,你不是有一顆悲天憫人之心嗎?只要你下馬認輸,這場大戰自然消弭於無形,我還可以對你既往不咎,依然視你為侄子,榮華富貴、拜將封侯,乃至官拜三公九卿亦無不可。前提是你李利交出手中兵馬,退出郿鄔,奉送天子回朝!”
“哦,這就是叔父的罷兵條件?”李利神色平靜地沉吟一聲,既而不等李傕開口說話,他便繼續說道:“看來叔父對此戰極有信心,勝券在握啊!不知叔父有何倚仗,難道就憑你是小侄的長輩嗎?如果僅僅憑藉於此的話,那叔父恐怕要失望了。如今武威軍已經不是我李利一個人的私軍,而是一大批有血有肉、有著遠大追求的虎狼之師,就算我答應叔父的條件,恐怕我身後的十四萬將士也不答應。
小侄姑且僭越一次,也提一個條件,請叔父務必慎重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