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或者說,他是被軟禁了近半年之久的昔日陷陣營統領,被呂布奉為左膀右臂的呂布部將,左膀是狼騎軍校尉張遼,“右臂”就是高順。
正視著滿臉冷漠之色的高順,李利神情坦然,抬手說道:“某已經等待孝恭多時了,請入席。”
高順冷眼看著一身布衣長衫的李利,神色不動,微微欠身後,躬身跪坐在李利對面。
李利對高順的冷漠不以為意。顧自給高順的酒樽中斟滿,隨即端起酒樽,和聲道:“請孝恭舉杯,這是荊州進貢的桂花酒,窖藏十年,極為難得。請滿飲此樽!”
高順凝視著李利,遲疑片刻後。端起酒樽一飲而盡,既而靜坐在那裡,一言不發。
李利飲罷後,再次給自己面前的酒樽斟滿,用短匕切下一塊熟肉,自食自飲。不再招呼高順。
儼然旁若無人,視若無睹。
半晌後,李利吃飽喝足,接過李摯遞來的布巾,一抹嘴,再擦拭雙手。隨即,他揮手示意侍從撤去酒席。擺上熱茶。
“嘩嘩譁!”
親手給高順面前的茶盅倒上一杯熱茶,李利端起茶盅,和聲道:“此茶乃武關南山上採摘的明前綠茶,馨香撲鼻,水清味甘,回味悠長,實為茶中極品。請孝恭試飲之!”
說罷話後,李利輕輕聞著茶香。抿了一口茶,既而閉目養神,端坐的身形一動不動。
坐在他對面的高順卻遲遲沒有端起茶盅,神情微動,眼神中浮現出複雜神色,似有絕決之情,又有動容之意。眼底流露出一抹掙扎之色。
荊州的桂花酒,武關的明前茶,李利此舉耐人尋味呀!
高順掌軍嚴明,身處軍營時。他滴酒不沾,但這並不是說他從不飲酒。相反,他平生無所好,唯獨好美酒。一般的酒,他看都不看一眼,但是不是美酒,他只需聞聞酒香,便知酒的優劣。不過他極其自律,自我抑制力極強,領兵之時決計不飲酒,即便是美酒也不例外。但他現在已經半年沒有領兵了,自然不用禁酒。
故而李利設宴邀請,斟酒敬酒,高順沒有顧及其他,舉杯就飲。但李利隨後再也不勸酒,他即使想再飲,也難以啟齒,便靜坐一旁,緘默不語。
高順為人清白,正直坦率,軍中禁酒,他便常常以茶代酒,聊以自慰。李利請他飲明前茶,這也是他的喜好。但是,李利卻言明此茶乃武關南山上的明前茶。明前茶本身沒有問題,但“武關”卻是觸及到高順的心房,讓他一瞬間大徹大悟,悔恨不迭。
直到此時,高順方才明白,李利設宴端是宴無好宴,其實就是給他設套,讓他自己鑽進來。
自古道:敬酒不吃吃罰酒。
高順乍一進門,便吃了李利的敬酒。僅此一項,他便一頭鑽進了李利早已設好的圈套,吃了敬酒,那就意味著他願意臣服,不願吃罰酒,但這酒卻是荊州的桂花酒。荊州,就是呂布率軍南下時想要佔據的地方。
半年來,高順雖然一直被軟禁在囚牢裡,但他對長安城發生的一切都知曉,每天都有獄卒向他透漏外面發生的重大事件。因此他對呂布軍的去向瞭如指掌,更對呂布南下荊襄途中的遭遇一清二楚。
今天,當高順飲下桂花酒時,他還矇在鼓裡,不知其中厲害。然而,當他聽到李利敬他來自武關的明前茶時,他才後知後覺,瞬間想明白了李利連番敬酒敬茶的真正用意。
既然已經吃了李利的敬酒,那是不是也應該飲下武關的明前茶呢?
武關城下,呂布為了出關活命,親口下令陷陣營和張遼、曹性投效李利麾下。而他高順既是陷陣營統領,又是陷陣營中的一員。如今陷陣營已是李利麾下步卒,那他高順同樣是李利帳下的將士,至少名義上是這樣。
想清楚其中的關鍵,高順心中無比苦澀,飽受煎熬。
投效李利,就意味著他背棄了故主呂布,這是他從未想過的事情。他一生為人清白,忠義之心比天大,比地厚,縱然是丟掉性命,他也不願意揹負背叛故主的惡名。但是,他現在既已吃了李利的敬酒,又怎能拒絕李利的招降之意呢?果真如此,他豈不是出爾反爾,同樣是個無信無義之人?
難道要讓世人說他高順貪圖美酒,厭惡苦茶,是個表裡不一、沽名釣譽之人嗎?倘若背上這等罵名,那他忠義一生、清白做人,豈不是故作姿態,貪圖虛名?
此前高順一直想不明白李利為何能夠打敗呂布,降服西涼軍,佔據長安,執掌天下權柄;但他此時全明白了。
李利太陰險了。太狡猾了,太聰明瞭,手段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