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一盞茶的工夫便消失在南門外。
至此,曾經承襲兩百年的無極甄家徹底人去樓空,只留下藏身於老宅密室中十幾個年過花甲的老人不願離去,繼續守護著這份昔日的榮耀,直至生命終結。
ps:
月末,求幾張月票,多謝仁兄!!!
第464章 晴天霹靂撼梟雄
落日黃昏,夜幕將至。
無極縣,西城門外。
嗒嗒嗒!
轟隆馬踏聲中,袁紹一馬當先奔至城門外,當即提韁勒馬,抬手示意身後大軍緩行止步。
“方至酉時,未到關閉城門之時,無極縣卻緊閉城門,這是怎麼回事?”
眼見前方城門緊閉,袁紹勒馬駐足城門外,眉頭緊蹙,神色甚是不悅,沉聲問道。
緊隨袁紹身後之人是一文一武兩人,文士是袁紹帳下謀士郭圖,武將則是三天前跟隨袁熙一起前來甄家“借糧”的冀州上將鞠義。此外,在他們二人身後還有袁紹最為器重的兩員虎將,河北上將顏良和文丑。
此番袁紹親率一萬鐵甲親兵衛隊前來無極甄家,隨行護衛將軍便是顏良、文丑二人。而鞠義原本不在隨行之列,卻因郭圖諫言,促使袁紹臨時決定鞠義一同前來。
事實上,兩天前袁紹已經下令大軍拔寨撤兵,數萬大軍陸續撤回鄴城。也就是袁熙、逢紀和鞠義三人領著一千五百甲士前來無極甄家的第二天清晨,袁紹大軍便已撤離常山大營。
此次剿匪之戰,袁紹親自掛帥,率領五萬大軍與與黑山賊眾對峙兩月有餘,先後經歷大大小小十餘戰,殲滅三萬餘黑山賊眾,自身也折損上萬人馬。近半個月來,黑山賊寇依山據守,任憑袁紹軍如何挑釁邀戰,黑山賊一概避而不戰,以致大軍士氣日漸消沉低靡,兵鋒已老。有鑑於此,袁紹和帳下謀士將領皆認為再與黑山賊寇膠著對峙下去已然無用,圖耗錢糧而已,不如就此作罷,撤兵返回鄴城,待日後尋得有力戰機,再行出兵徹底剿滅黑山賊寇。
眾口一詞之下。袁紹當機立斷,毅然下令撤兵。隨之兩萬多將士和數千傷兵率先撤回鄴城,而袁紹自己和帳下親兵衛隊殿後,並等待袁熙和逢紀等人從甄家押解糧草回來。
拔寨撤軍的當天,袁熙、逢紀和一千多名親兵甲士沒有回來,中午時分,倒是鞠義帶著百餘名親兵先行返回大營。
一番詢問之下。袁紹方知自己多疑了,甄家上下對自己並沒有異心,只是甄氏的孃家表弟“鄭鋒”從中作梗,致使借糧之事橫生枝節。不過這種小事在袁紹眼裡卻是不值一提,畢竟甄家是商賈之家,趁著自己有求於甄家。藉機討價還價一番,試圖爭取更大的利益。此等勢利行徑,豈能瞞得過他袁本初的法眼,他自然是心知肚明,甚為不屑,卻也知道商賈逐利,倒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很正常”。於是袁紹中軍便留在營中等候了一整天,靜等袁熙等人押解糧草返回。
但當天夜裡,袁紹有些心緒不寧,隱隱感覺自己忽略了什麼,躺在榻上輾轉反側難以成眠,還莫名地一陣陣心悸,預感著似有大事發生。身居上位多年,袁紹對自己的預感堅信不疑。總覺得中山甄家之事有些蹊蹺,卻又說不出哪裡不正常。或許正是鞠義反饋回來的訊息都很正常,反倒讓他覺得有些不正常。
因為甄家和袁家是相交多年的世交,以往彼此間也經常合作,袁家手裡有權,而甄家手中有錢,兩家互利合作。自然無往而不利。然而,自從甄家主事人甄逸英年早逝並由遺孀張氏接掌家業之後,兩家之間的關係漸漸變得疏遠起來,彼此互利合作的事情也越來越少。無形中似有一層揮之不去的隔閡。
緊接著,董卓入洛陽把持朝堂,倒行逆施,而袁紹則當堂怒斥董卓之後隨即逃到渤海郡。再後來,袁紹響應矯詔起兵討伐董卓,雖然當上了諸侯盟主,卻促使董卓惱羞成怒狠下殺手,將洛陽袁家嫡系老幼兩百餘口盡數梟首示眾。
此事一出,袁家最具名望的嫡系長輩和族中名宿幾乎盡數被董卓誅殺,慘死殆盡。而袁紹當選諸侯盟主固然名聲大噪,卻無形中失去了家族元老的助力。然而,正是他率領諸侯大軍威逼董卓,才導致袁家長輩慘死。此事隨之不脛而走,傳遍大江南北,廣為人知。
東漢以孝道治國,袁紹當上諸侯盟主之舉,雖不是有意為之,卻終究是牽連袁家族人滿門被誅。這一點永遠也抹之不去,雖然袁術同樣參與了此事,但諸侯盟主卻是袁紹,而他還是袁家長子,故而這個不孝之名始終都會記在他頭上,對袁術則影響不大。
經此一事,有人認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