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溜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險過關。
抓到步氏等人之後,夏侯兄弟在原先商量好的計劃之上進一步完善,力求無懈可擊。最終實現擊殺李利的目的。敲定計劃後,夏侯惇將一百多名家族死士一分為二,由他帶領七十人押解人質去前院正堂牽制李利、李摯和桓飛三人,另一隊人馬則抬上夏侯淵返回大河對岸,佈置刺殺計劃中的最後一步。萬無一失的致命一擊。
按照原計劃,夏侯惇挾持步氏等人為質,即使對李利毫無用處,至少也能以人質要挾,全身而退。等到撤回渡口橋頭後,夏侯惇再將人質殺死,激怒李利等人前來追殺。只要李利上了渡橋,那計劃就成功了大半,隨之只需一步步誘使李利走到渡橋正中的位置,那李利就死定了。
整個刺殺計劃近乎完美,無懈可擊,而夏侯淵對李利的性格特點和行事作風也摸得很準,對症下藥,直擊要害。
然而,夏侯惇想殺李利之心實在太急切了。以至於他居然想以步氏為質逼死李利,從而讓整個計劃橫生枝節,最終演變成現在這個樣子。
提前抬回大河東岸的夏侯淵,因自身傷勢太重,無法親自執行刺殺計劃,只能躺在高堤上指揮黑衣死士行動。為了保證計劃萬無一失,他在步府門前渡口處留下十名手下時刻盯著正堂內的動靜,待夏侯惇將李利等人引出步府時,這十人提前趕回來報信。
步氏之死雖然不在整個刺殺計劃之中,算是突增變數,卻使得誘使李利前來追殺這一步變得更加合理,以致於李利等人根本毫無察覺,自然而然追殺上來。
但是,出乎夏侯淵預料之外的是,當夏侯惇帶領數十名手下逃往橋頭渡口時,李利並沒有立即追上來,只有李摯和桓飛二人緊追不捨,大肆屠殺黑衣死士。
這一變化,不僅讓渡橋對岸的夏侯淵大吃一驚,就連親自執行誘敵深入之計的夏侯惇也有些措手不及。迫不得已之下,夏侯惇只能以身為餌,帶領麾下黑衣死士留在渡口處等著李利前來。只要李利不出現,他就不能過橋逃到對岸,否則整個刺殺計劃就全泡湯了,之前付出的一切都將毫無意義。
在等待李利前來追殺的這段時間,夏侯淵只能拿出家族死士的性命換取時間,只盼李利能夠早點出現。於是原本五六十名黑衣死士硬撐著讓李摯和桓飛二人屠殺,等到一盞茶之後李利出現的時候,黑衣死士只剩下一半。
但是,就在夏侯惇和對岸的夏侯淵二人都以為刺殺計劃終於即將成功之際,卻又再次生變。這次生變算不上意外,而是他們低估了李利的強悍身手,以致於三四十名黑衣死士頃刻間就被李利殺死大半,迫使夏侯惇根本沒有逃跑時間,只能硬著頭皮與李利對戰。結果,一戰之下,夏侯惇不是李利的對手,連帶著僅剩不多的黑衣死士也被李利殺得乾乾淨淨。
眼見夏侯惇身陷囹圄,對岸高堤上的夏侯淵自然不能見死不救,只能派出一半黑衣死士透過渡橋從背後殺出。企圖儘快救回夏侯惇。
這樣一來,李利必然隨後追殺,只要夏侯惇透過渡橋逃回對岸,那這座將近兩百步長的渡橋就會瞬間崩塌。而李利、李摯二人也將隨著渡橋一起被滾滾洪流吞噬,葬身於洪水之中,或許還會隨著洪水進入長江,成為魚蝦的口糧,死無葬身之地。
腦海中迅速梳理著整個刺殺計劃,夏侯淵發現自己每一步都計劃的不錯,實施之中雖有突發變故。但隨後還是逐步實現了預期計劃。
然而。直到進行到最後一步時。夏侯淵赫然發現刺殺計劃的結果卻已經不是當初預料的那種結果了。當初他想象中的結果是,成功刺殺李利,最好能將李摯和桓飛等三人一起殺掉,而他夏侯家族死士則要付出兩百人左右的傷亡代價。
可是現在變成了什麼樣子?三百二十名家族死士眼下僅剩下不到四十人。幾乎死傷殆盡,而他夏侯淵也被桓飛打得重傷欲死。雖然他現在還沒死,也沒有親自上前廝殺,但他傷成這個樣子,說話都不能大聲說,又流了那麼多血,能不能活著撐得兗州都是未知之數。
但是,這些都不是最要緊的,眼下最要命的是夏侯惇落到李利手裡。而且。夏侯惇不僅右腿腿骨被打碎,此刻連右手也被李利一刀斬掉掉進了洪水之中。
如此一來,一場近乎完美的刺殺計劃最終卻是兩敗俱傷,同歸於盡。這、、、、、、
“哎!”油氈草棚裡,夏侯淵心中苦澀無比的重重嘆息一聲。
此時此刻。他不得不承認,李利、李摯和桓飛三人太強大了,強大到令人不敢想象,不可置信。三百二十名家族死士加上他和大哥夏侯惇二人,如此強大的刺殺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