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部分 (第4/4頁)
使勁兒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徹底摧毀了洋務運動的清政府剛剛建立起來以〃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為路徑的改革自信。
自此以後,中國的歷史再也無法擺脫日本的干擾,無論是晚清的預備立憲、辛亥革命、割佔東北、全面侵華,中國的一個個歷史機遇的斷送,無不與日本有關。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的近30年裡,日本與其他〃帝國主義國家〃一樣,被中國拒之門外。但從20世紀70年代末中國改革開放以來,日本再次成為中國對外交往的重要國家。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近30年裡,中日關係再次出現微妙的變化,從20世紀80年代的〃親近〃到20世紀末的〃政冷〃,可以清晰地看出,日本對對華政策至今延續著100年前的脈絡。
當中國憑藉改革開放重享一個大國應有的尊嚴之時,日本因為參拜靖國神社、挑起釣魚島爭端等問題,再次成為中國人民的煩惱。
一句話,近代以來,日本總是出現在中國的轉折點上。以史實觀之,日本對中國所起到的作用完全是負面的。不妨以這樣一個視角,翻看一下近代中國的歷史,不難看出百年前的夢魘又有重新出現的可能。
日本軍艦撞沉〃洋務運動〃(1)
一、日本軍艦撞沉〃洋務運動〃
昏聵懦弱的晚清政府也曾透過〃洋務運動〃來實行〃改革開放〃,但是甲午戰爭葬送了這場本來已經獲得巨大成就的振作自救行動,也由此敲響了大清國的喪鐘
我們從歷史課本上看到,晚清的中國被一個昏聵、懦弱、愚蠢的政府所把持。在這樣的情況下,我們被灌輸一種〃落後就要捱打〃的邏輯,因為落後,中國才有了被侵略被侮辱的近代歷史。事實上,晚清也有奮發向上的自救行動。那場轟轟烈烈的洋務運動,就是當時清政府實施的改革開放,其〃西學為用〃的口號,就是引入國外的技術,開展經濟和軍事上的改革開放。不幸的是,大清國的這一自救行動因為外部危機而發起,也最終被外部危機所打斷,其中最重要的原因,就是甲午戰爭。這場戰爭,葬送了這場本來已經獲得巨大成就的改革開放,甚至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