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候,他沒站穩,一頭栽進了江水裡,這反倒救了他一命,否則,那顆子彈應該是shè進了他的腦袋。
“他媽的!當兵的也要做生意,這他孃的哪裡是兵,就是一群窮鬼!”賴傳武恨恨地罵道,卻也無可奈何,太后老佛爺把錢都花在了園子裡,連李鴻章都要不到錢,周憲章這個小小的義州總兵又能怎麼樣?
可是,打仗是要花銀子的!武器裝備暫且不說,當兵的提著腦袋吃糧打仗,總得給點彩頭,要不然,誰肯賣命!
賴傳武知道,他當上了副團長和營長,很多人不服。
要想服眾,有兩條路子,一是拿出資歷來,鎮住這幫老兵油子,二是拿錢出來收買人心。
章軍窮得叮噹響,沒辦法,賴傳武只好靠資歷服眾了。
可是,他的資歷很有問題。
原本,他在成歡打出了點名聲,原先的章字營官兵還是比較認可他的。可他在元山當了逃兵,錯過了虎飛嶺之戰。
在章軍官兵心目中,虎飛嶺之戰才是章軍一戰成名的戰鬥,沒有參加虎飛嶺戰鬥的人,資歷上差了老大一截,算不上是章軍的元老骨幹。
更何況,賴傳武回到章軍時的形象太差了,他是打著帶有馬料味的飽嗝回來的。
這個形象是在是太齷齪,太引人注目了,以至於,人們完全忘記了那個在成歡叱吒風雲的哨長,人們記得的,是一個偷吃馬料的賊!
當然,賴傳武並不在乎人們怎麼看他,是英雄也好,是賊也罷,反正,賴傳武和那些人根本就不是一路人!
他從心底裡瞧不起章軍,從軍官到士兵,他誰都看不起!
包括那個自封師長的周憲章。
這也難怪,他連湖廣總督張之洞都看不起,哪裡還看得一個從天津武備學堂逃跑出來的小學員。
這個小學員也不知是撞了什麼大運,竟然從一個小兵當上了千總,又從一個千總當上了總兵,這傢伙還厚顏無恥地自封師長,搞些洋玩意出來唬人。
更為可氣的是,章軍的官兵們卻把這個周憲章視為神明,低聲下氣的卑躬屈膝。那哈五姚喜之流的草莽之徒沒見過什麼世面,也沒見過什麼真人,他們對周憲章表示敬畏,倒也可以理解。可是,馮國璋、羅鳴芳、張勳這些朝廷命官也對周憲章卑躬屈膝,這他媽的也太過分了!
整個章軍中,只有賴傳武不服周憲章。而且,只有賴傳武可以把周憲章從總兵的位置上拉下來,甚至可以要了周憲章的命!
因為,賴傳武可以直達天聽!他的話,可以傳到大清國最高統治者的耳朵裡——太后而不是皇帝!
他就是那個從朝鮮回到頤和園萬壽山的“十三衙門”的人!
他是大清國最高統治者的一隻眼睛!
第172章 太后的眼睛
賴傳武畢業於德國陸軍大學,是大清國選派的第一批留洋軍事學員。選派賴傳武的,不是李鴻章也不是皇帝,而是太后老佛爺。
到目前為止,大清國選派留洋的學生,僅限於軍事方面。自從第一批學員出國,至今已經有五年了,可是,留洋學生的總數,不超過二十人。
這是大清國走出的極為艱難的一步。因為,在國人的心目中,堂堂華夏文明古國留洋去向洋鬼子學習,是喪權辱國辱沒祖宗的卑鄙勾當,出洋的學生都是認賊作父的無恥之徒。郭崇燾僅僅是出使英國,就被視為漢jiān,而那些學習西學的學生,更是連漢jiān都不如。
所以,當恭親王奕訢提出選派學員留學西洋的時候,朝野一片譁然,從朝廷重臣到地方士紳學子,一片漫罵之聲。更有甚者泣血上書甚至以死上諫。朝廷面臨巨大的壓力。
最後,慈禧太后頂著巨大的壓力,力排眾議,做出了選派留學的決策,這是近代中國走向世界的一小步,但是,縱觀五千年曆史,這是中國邁出的一大步!它標誌者揹負著五千年文明重負的中國,終於放下了身段,向她眼中的蠻夷之邦虛心學習。
促成這五千年劇變的,恰恰是那個遺臭萬年的慈禧太后!
歷史總是讓人尷尬!
當然,為了減輕國內的輿論壓力,清廷不得不向臣民做出一些讓步,大幅減少了留學規模,恭親王雄心勃勃的每年一百多人的留學計劃,降低到每年四五名,且不以留學的名義。
賴傳武就是第一批留學生,他是太后親自選定的。
在這之前,他是一名有著六品功名的皇宮侍衛,在頤和園當差。
賴傳武本不願意留洋,留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