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史詩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的一個省。清zhèng fǔ在xīn jiāng的勝利,就是放在康乾盛世,也是一件極為艱鉅的偉業,而在貧弱的晚清,這一勝利就顯得更為耀眼。
然而,如果不把xīn jiāng與雲南結合起來,單看發生在雲南的馬嘉理事件,整個事件的處理,清zhèng fǔ就顯得極為屈辱。馬嘉理事件原本是英國人理屈,中國人卻要道歉賠款,開放口岸,英國人佔盡了便宜。
一百多年來,對於馬嘉禮事件的成敗得失,眾說紛紜,爭論不休。在當時,就有許多臺鑑清流怒斥主持談判的李鴻章賣國求榮。
時任兵部侍郎的郭嵩燾是站在李鴻章一方的。他上了一道奏摺,力主與英國人和談,彈劾雲南巡撫岑毓英,抨擊那些盲目自大封閉守舊的官僚士大夫,惹怒了清流派,被清流派冠以“漢jiān”“貳臣”的罵名。
1876年冬,按照《煙臺條約》,清廷派使團前往英國,就馬嘉理事件向英國zhèng fǔ道歉,郭嵩燾被朝廷任命為正使,劉錫鴻為副。
郭嵩燾出使英國,再次招來國內如cháo的罵名,這一次,痛罵郭嵩燾的不僅僅是清流派了,而是舉國上下朝野共憤!他成了舉國公認的“漢jiān”!
國人憤怒的,不是他代表清zhèng fǔ向英國人道歉,而是他出使英國,並在英國設定公使館。
數千年來,在中國人的政治地理觀念中,中國居於世界之中,是世界文明的中心和世界秩序的主導者,中國以外的國家,都是狄、夷、蠻、戎,他們需要中華文明的教化,中國的皇帝就是世界的皇帝!中國與狄、夷、蠻、戎不存在平等的外交關係,只存在中國皇帝對他們的懷柔與教化。所以,儘管管大清國在西洋人面前屢戰屢敗,大門被西洋槍炮一次次敲開,簽訂了無數不平等條約,但是,在國人的心目中,天朝上國仍然保持著強大的心理優勢——中國是上國,中華禮教是終極文明,那些手持洋槍洋炮的西洋人都是不開化的蠻夷,總有一天,他們會被中華文明所教化,併成為中華的順民。
按照這個理念,大清國拒絕向西洋各國派遣使臣,因為,一旦派遣使臣,就是承認了西洋各國與大清國是平等國家,天朝上國的理論就破滅了!
大清國不僅不向外派遣使臣,甚至不允許西洋各國在běi jīng設立公使館,所有各國的公使館都設在天津,由直隸總督負責與西洋公使打交道。大清國這麼做,是要表明一個姿態——西洋各國沒有與大清國朝廷平等對話的權力,他們只能與大清國的地方zhèng fǔ對話。正如古語所說,小國國王到了大國,只能算是上卿,小國上卿到了大國,只能算是老百姓。
現在可好,堂堂天朝上國的大員郭嵩燾,竟然跑到蠻夷人的英國去當公使,英國與大清國平起平坐,這完全就是敗壞朝廷的威勢,破壞中華文明,禮樂崩壞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國人想不通郭嵩燾為什麼要這麼做,唯一的解釋就是,郭嵩燾被英國人收買了,甘心“事鬼”當漢jiān。
更為可惱的是,郭嵩燾在英國“事鬼”的時候,還不老實,他寫了一本《使西紀程》,裡面滿是對英國政治、文化、軍事、教育、工業、科學的溢美之詞,主張中國要向英國人學習。
天朝上國竟然要向蠻夷學習!郭嵩燾要麼是瘋了,要麼就是利令智昏,變成了一隻徹頭徹尾的英國走狗!
國人強烈抗議《使西紀程》揚洋夷之威,滅天朝威風,是徹頭徹尾的漢jiān書籍,清廷不得已,宣佈《使西紀程》為**,予以全面禁燬。
但是,清廷沒有召回郭嵩燾,他繼續在英國擔任公使。
支援郭嵩燾的有兩個人,一個是李鴻章,另一個就是太后老佛爺!
第141章 懿旨
在那個時代,睜開眼睛看世界的,不僅僅有魏源,還有慈禧!
這是一個歷史矛盾,誰都知道,這個女人把中國拖向了深淵,可是,很多人不知道,慈禧曾經力排眾議,引進了照相機、電報、火車、輪船等等西洋科技,這些西洋科技,無一不被視為奇巧yín計而遭到國人的強烈抵。制。
《使西紀程》雖然被朝廷禁燬,但暗地裡卻在悄悄流傳。
在天津武備學堂的時候,周憲章就曾經在馮國璋的書架上看到過這本書。
欽差大臣袁世凱竟然當著周憲章的面,堂而皇之地捧著一本**,讀得津津有味。
袁世凱抬起頭來,眼睛從書本上移向周憲章,站了起來:“周總兵快快請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