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5部分 (第4/4頁)
北方網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為皇后, 馮皇后心計頗多,自己無子,設計立兩歲的拓跋弘為太子,鮮卑貴族當時的規矩是立子殺母,以防外戚干政,於是幼小的拓跋弘就成了馮皇后的養子,文成帝年輕病死,馮皇后大權獨攬,漸漸與幼帝不合,終於在一個暗夜,馮太后派人鳩殺了年僅24歲,雄心勃勃欲重振拓跋鮮卑的獻文帝拓跋弘。 自那以後,馮太后淫亂宮廷,養了面首,因其為漢人,命令拓跋皇族改漢姓為元,並且用漢字,著漢服。。有不同意見者均遭殺害。 但是拓跋家族甚大,拓跋弘堂弟一支就領本族人馬逃往賀蘭以西,所以仍舊姓拓跋。。。這些鮮卑子孫無不恨馮氏入骨,代代相傳。。。所以今天眾人一聽拓跋弘,大驚失色,紛紛伏拜跪地,三呼萬歲,有人小聲議論:“難怪看見鬼火。。原來是獻祖爺來了。。快去稟告將軍。。”
一陣涼風吹過,幾聲昏鴉鼓譟。。伏拜地上的眾人面面相覷,似乎恍然大悟,紛紛站起,忙不迭地向中軍帳跑去。。
灞橋灞水離潼關不遠,春秋時期,秦穆公稱霸西戎,將滋水改為灞水,並修了橋,故稱“灞橋”
灞河是發源於秦嶺藍谷的一條河,橫貫長安,向北注入渭河。秦漢時,灞河兩岸築堤植柳,陽春時節,柳絮隨風飄舞,好象冬日雪花飛揚。自古以來,灞水、灞橋、灞柳就與送別有關。唐朝時,在灞橋上設立驛站,凡送別親人與好友東去,多在這裡分手,有的還折柳相贈,“都人送客到此,折柳贈別因此”。此橋曾叫“銷魂橋”,流傳 著“年年傷別,灞橋風雪”的詞句。
此刻的灞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