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部分 (第2/4頁)
散發弄舟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惱弄通。法師以無為本,亦不應過於執著,捨本而逐末,此非自然之道也。”
無塵法師冷笑道:“大師伶牙俐齒,老道佩服之至。然凡事必須有本有末、有幹有枝才是自然大道。大師可曾見過只有幹、而無枝的樹嗎?哈哈,有,那是死樹。”
胡長生見空寂大師為難,立刻介面道“無塵法師,空寂大師,學生一路南行,萬里求學,認為儒、道、佛皆是大道之學,且容學生不知深淺,分析三家異同。”
他見二人不反對,接著道:“道之要為‘無’,佛之本為‘空’,大同而小異。儒家乃人學,求聖人境,儒者,人旁加一需字,人世所需也;道家乃生學,求仙人境,仙者,人旁加一山字,山中之人也;佛家乃心學,求涅槃境,佛者,人旁加一弗字,成就非常人也。”
無塵法師聳然動容,這位胡公子,果然有些門道兒。
胡長生道:“靜定之學為三家所共尊。儒家重‘靜坐’;道家重‘煉丹’;佛家重‘坐禪’。儒家用‘減’字,道家用‘損’字,佛家用‘了’字。儒家制欲,道家寡慾,佛家無慾。制欲者清心,寡慾者養心,無慾者明心,而一切築基在於收心。儒家處世用‘二法’,謂之‘中庸’;道家超世用‘抱一法’,謂之‘守中’;佛家出世用‘不二法’,謂之‘中道’。三家皆居中而應環,無所不周也。儒家順生死,道家超生死,佛家破生死。此大道之學,殊途而同歸,學生拋磚引玉,不知無塵法師和空寂大師以為然否?”
空寂含笑道:“胡公子博學多才,令人欽佩,道理不錯,緣起法性。不過,公子還是著相了。”
胡長生聞聽此言,心生疑惑,記得《楞嚴經》裡面講心生萬物,這位和尚的意思卻是緣生萬物,到底如何解釋?嗯,必定是空寂大師錯了。
實際上修佛與修道境界大同小異,佛教善心次第成熟有八種境界,分別為種子心、芽種心、皰種心、葉種心、敷華心、成果心、受用心、大成心,對應的是開光、融合、金丹、元嬰、離合、寂滅、渡劫、大乘飛仙。
如今空寂大師已經達到葉種心境界,但是佛法講四大皆空,凡事如過眼煙雲,大成心之上,才能成就菩薩果位,與道家修至大成境界相仿。
無塵法師冷聲道:“老道認為胡公子說的不錯,著相與否,暫且不提。非常之學,必有非常手段,老道此來,本意是與空寂大師切磋交流,於理於法,更進一步,於雙方有益無害,或能共同突破現有境界,不知大師意下如何?”
空寂嘆息一聲,苦笑道:“據佛典所載,我佛有六種神通。其一為天眼通,視萬里萬物無障礙;其二為天耳通,聽萬里之遙無障礙;其三為他心通,能知曉一切眾生心意;其四為神變通,能化身無數、身心如意;其五為宿命通,能知曉前生千萬劫之事;以上五通皆世間禪。其六為漏盡通,了卻一切煩惱,乃出世禪,唯阿羅漢以上聖者方能證得。老納今年七十有五,六十年來一心學法傳法,實不知自己有何神通。適才聽胡公子作詩高妙,必定學問淵博,也是老納邀公子進來敘談的緣故,本意是想請公子化解道長的執念。”
胡長生這才明白,得,原來這位老和尚拉我進來,是替他頂缸的。
無塵法師惱羞成怒,這位空寂禿驢真敢胡說八道,竟想讓一個乳臭未乾的書生化解本道的執念?呸,憑他也配?禿驢欺我太甚。原來無塵多年修真,本領通玄,專好與人切磋神功秘技,此時聽空寂提起佛教的六大神通,更加技癢難耐。他起身道:“廢話少說,請大師萬勿敝帚自珍,老道去外邊等候大師。”
空寂大師見無塵法師不管不顧,大步走出禪房,這種行為,簡直是逼宮啊!他忍不住搖頭嘆息,隨即起身道:“也罷,老納再拒絕法師,便也生執著之心了。”
說著,他左手託金缽,右手提起禪杖,抖擻精神,大步走出禪房。
胡長生跟在後面,小聲道:“大師,你不是說沒修煉過神通嗎?”
空寂大師邊走邊答:“胡公子,愚人求境不求心,智者求心不求境。人之心念,本來俱十界萬法,並非真正的實體,世間萬物都是眾生心意業力所造,緣起緣落,可以隨心而轉。只要捨棄執著,自在無礙,達到隨心物轉的境界,神通自顯。老納的確未曾專門修煉神通,但是區區小術,還可施展一二。只是無塵法師醉心神通,恐怕以後在修行路上有諸多魔障,實屬可慮。”
無塵法師走在前面,聽後面一問一答,不禁心神一凜。難道自己以力量求突破,當真走入歧途啦?他腳步一緩,但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再說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