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暖提示您:看後求收藏(奇妙書庫www.qmshu.tw),接著再看更方便。
我不想誤導大家,我參與的案件絕大多數平淡無奇。例如現在,在我手上的就是一個很簡單的打架鬥毆案件。當然,我和大家一樣,肯定是對一些比較特別的事情記憶深刻一點,我發表在這裡的所有故事,就是這些埋藏在大量普通案件中的一些比較特別案件的真實記錄。比如說我們最常見的死因不明案件,最多的就是我在《毒》系列之一提到的“富貴病”,它們幾乎要佔到不明原因死亡的一半;再比如說中毒,我們遇到的最多的是一氧化碳中毒。南方常見於燃氣式熱水器,北方常見於冬季取暖。其次是有機磷農藥、殺鼠藥,這些案例絕大多數屬於意外,並且表現十分典型,而這些案件要佔到中毒的一半以上。當然,我選取這麼兩個案件是有目的的:第一個案例我是想告訴大家,接觸有毒物品要小心,有些東西我們認為無害實際上可能致命:比如說我曾親眼看見母親為了讓小孩“明目”而吞食魚膽,而很多魚膽是有毒的,例如草魚魚膽。第二個案例我是想告訴大家,“是藥三分毒”,僅僅就酒精而言,安定等非常常見的鎮靜劑都可以讓它的毒性大大增強。不過,我也不想讓大家過分緊張,有些過分的緊張是由於對毒物的恐懼以訛傳訛造成的。比如說在網友留言中發現的“VITC加海鮮等於砒霜”的說法。我看了一下,這個說法在網路中傳播甚廣,據說是一位臺灣人因此而命喪黃泉,但是以下是臺灣官方的說法:本署函請臺北榮民總醫院毒藥物諮詢中心查詢相關文獻,並無發現任何有關維生素引起蝦類中毒的醫學報告。另該中心表示,甲殼類如蝦、蟹、龍蝦及貝類如蛤、牡蠣中雖含有砷,但大部分以有機砷的形式存在,佔百分之九十以上甚至達百分之九十九,而有機砷可以很快排出體外,幾乎沒有毒性。無機砷(包括三價砷及五價砷)確實有毒,若保守估計無機砷含量為海鮮含砷量的十分之一,而蝦含量以4ppm計算,欲達到最低可能致死劑量二十毫克,必須吃下五十公斤的蝦。學理上,純化的維生素C與五價砷如在實驗室環境加以化學催化作用,或有可能使原來無毒的五價砷轉變為三價砷(俗稱的砒霜)。然而餐點中所食用之檸檬及蝦,其分別所含之維生素C與五價砷量甚低,又無化學催化劑及適當之反應條件,實際並沒有產生砒霜的疑慮。
網友評論選登
無心萬物:藥和酒混合成毒藥,還自己喝下去。唉,酒有什麼好。
西西佛:悲劇啊她這一生可能難逃自責了,作為醫務人員,她卻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反對西西佛:我並不贊成你說的“作為醫務人員,她卻沒有這方面的知識”,人首先不可能是萬能的,即使細化到某一個行業也不可能知道這個行業的所有方面。原文寫道:“我估計,她的年齡不超過二十歲。”你覺得對一個剛參加工作的護士說這樣的話公平嗎?
林姝:這個結果其實是我希望的。我希望生活中即使有不幸;也不要罪惡。法醫;也感謝你;選這樣的案例給大家。
拇指:是藥三分毒啊,但普通人又怎麼會掌握那麼多用藥知識呢,不知道說明書上有沒有這些說明。
女巫的冷:人生在世,危機隨處都有,可怕的是因為無知,而觸碰到危機的陷阱。可是因為無知而犯的不能挽回的錯誤太多了。這樣的錯誤,人人都有,如果有機會,則成為教訓,改過即可。如果因為無知,而犯了失去生命的錯誤,那就會讓生者遺憾終生。看了你的故事,可以增長很多知識。
反問
我不知道怎麼解釋這樣的現象,每次當我站在現場,我的眼前就可能幻化出案件發生時候。突然,老師直挺挺地倒下了,頭砸在實驗室的桌子上,發出一聲沉悶的響聲;有些膽小的女生嚇得尖叫起來,大部分學生不明就裡,四散奔逃;一時間教室亂成了一鍋粥我又回到了現場——現在這個教室已經安靜下來,老師倒斃在教室後面,頭上留下了和實驗桌撞擊造成的頭皮損傷;實驗桌還沒有整理好,桌上還有打碎的試管和燒杯;實驗室的一個窗戶被撞壞了,看來不少學生竟然是從窗戶逃出去的。死亡原因不難確定。實驗室管理藥品的實驗員反映今天做的是一個需要氰化鉀催化的實驗,這種毒物是如此的聞名遐邇,我們對它的研究已經夠充分的了,而且它的表現是如此的典型——由於這種毒物會迅速抑制氧氣在組織的利用,氧氣雖然可以不斷地進入人體,但是卻無法消耗,因此死者的身上會顯現出一種豔麗的紅色(和血液缺氧造成的烏紫正好相反)。我幾乎立即就確定死者死於氰化鉀中毒。但是,對學生一再叮囑要小心中毒的老師(每學期做這個實驗學校都如臨大敵),怎麼會自己反而中